《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欣赏乐曲,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前面四年的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视唱、伴奏、表演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上将提出新的训练要求,以新课标为基础,全面正确表达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根本目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为学生创造一个美的音乐氛围: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聆听、模唱等方式轻松愉快的学习《森林的狂想曲》及相关知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注重个性发展,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想象和施展表演才能的空间:注重音乐实践活动。通过视听、判断、模仿进一步巩固歌曲并提高、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对乐理知识的掌握,鼓励音乐创造,引导学生自我创造,并大胆表演展示。
教材分析:
本课《森林狂想曲》是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绿色畅想》中的欣赏内容。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奏出了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为曲笛和小提琴,还有其他电声乐器、更有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声、鸟叫声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来身临其境。
乐曲由A、B、C三个乐段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实地录音的“音效”。三个乐段均为五声性羽调式,B、C段是A段的变奏。A段的核心音调是“61
35
3
”,这是典型的羽调式旋律(五声音阶),上句结束在属音“3”,下句结束在主音“6”。具有呼应关系。B段一开始似乎转到了大调,但随后又转到了羽调式,也正因为如此,使乐曲增添了新鲜感。C段中个乐句改为弱起,且都在较高音区盘旋,但仍保留了许多A段的因素。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和谐的乐声表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欢乐心情。感受大森林的无尽魅力与神奇,体会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森林音乐会》让学生们通过用聆听、律动、编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体验表演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了解曲笛和小提琴音色,感受其音色的丰富表现力;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能熟悉并听辨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准备:《森林狂想曲》PPT课件、电子琴、串铃、响板、双响筒、蛙鸣筒等。
教学设计:
一、初听乐曲,共赏大自然。
1、提出要求:仔细聆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来看看音乐家给它起了个什么名字。(出示PPT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完整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二、分段听赏,共听大森林
(一)、乐曲简介:(出示《森》图片)
《森林狂想曲》原本是一张专辑,它是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在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里,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风声、雨声和终年不断的流水声,这些声音和象征人类活动的音乐交织起来,构成了欢乐而奇特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2、感受音效:刚才同学们都听到了,这首乐曲当中加入了许多蛙鸣鸟叫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实地录制的,称为“音效”。把音效加入到音乐中去,不仅丰满了音乐,更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出示“音效”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让学生明显地感受音乐中不同的力度变化创造出来的情节延伸,为后面的主题旋律聆听垫下基础。]
(二)、分辨记忆主题:除了音效,有谁能听出这首乐曲共有几个主题?(ABC三个主题)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熟悉它们。
第一主题:(出示A主题图谱)
1、聆听A主题,感受其速度和旋律。(播放A主题)
2、模唱旋律,加强记忆。
(1)对比记忆:A主题共有两个乐句,请你做一下对比,你会发现什么?(两个乐句前面三个小节的旋律相同,最后一小节有变化。)
(2)听琴用“li”模唱A主题,能说出A主题情绪为欢快跳跃。
(3)响板、串令组
4/4
0
X
0
X
|
0
X
0
X
|
0
X
0
X
|
0
X
0
X
||
(4)合作练习:响板、串铃组拍节奏;其余二组用li模唱A段旋律。
(5)双响筒组
4/4
X
0
X
X
|
X
0
X
X
|
X
0
X
X
|
X
0
X
X
||
(8)合作练习:响板组、串铃组、双响筒组拍节奏;其余一组用“li”模唱A段旋律。
(6)蛙鸣筒组
4/4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
0
0
X
X
||
(7)合作练习:边模唱A段旋律边进行打击乐器伴奏。
第二部分:(出示B段主题图谱)
1、播放B段主题: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1)分析:B主题速度是稍快的,旋律优美自由。
(2)复听:边听“啦”边画出旋律线。
(3)动作记忆:边用模唱边画旋律线。
第三部分:(出示C段主题图谱)
1、分析:C主题速度是中速,但旋律情绪热烈欢腾。
2、复听:用“啦”模唱旋律并表演主奏乐器的动作。
[设计目的:多次聆听,用多种形式,从分组到合作,从聆听到表演,让学生有序又有趣地区分、记忆下三段音乐主题旋律。]
(三)分辨并了解主奏乐器:
1、我是小音乐家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熟悉这三个主题了,下面老师考一考你们的小耳朵,听一听它们分别是哪个主题,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如果你听出了是哪种乐器,可用动作模仿它的演奏方式。(笛子、小提琴、竖琴、吉他)
2、简介竹笛和小提琴:
竹笛是我国的民族吹管乐器,小提琴是西洋弓弦乐器。它们同属于高音乐器,音域很宽,高音明亮,表现力非常丰富。这首乐曲的三个主题就是由这两种乐器主奏的。
[设计目的:感受不同乐器不同音色的丰富表现力,初步形成学生的音乐感知与乐器记忆、表达能力]
三、师生共赏,共唱大森林
1、听辨多段体结构:出示顺序填空课件。
2、请生聆听全曲并能按顺序说出音效、A段、B段、C段等。
[设计目的:多次聆听,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记忆三段音乐主题旋律。]
四、师生合作,共舞大森林
1、渗透环保教育:《森林狂想曲》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的光碟,是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当年,音乐家们正是看到由于人类大肆破坏森林,导致许多鸟儿和动物们无家可归,毅然耗时五年,深入山林,记录下近百种宝贵的大自然的声音,再配上优美的旋律,打造了国际水准的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增强环保意识,争当护林小卫士。那么我们就先从一个森林音乐会开始吧,希望有一个好的开始,更要有一个好的结局!
2、合作齐奏。
五、总结分享,共创大森林: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伴随着夕阳西下,蛙鸣鸟叫的声音逐渐远去,我们也结束了这难忘的森林之旅,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呢?(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
森林狂想曲
A段
B段
C段
欢快跳跃
优美自由
热烈欢腾
(画出4个乐句的旋律线)
]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