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520010337800 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和其产生的原因。
2.知道动圈式话筒的构造。
3.了解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和从实验事实中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探索自然奥密的科学方法;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课前准备
手摇发电机、发电机示教模型、矩形线圈、螺线管、蹄形磁铁、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重做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1.此实验叫什么实验?奥斯特实验。
2.它揭示了一个什么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逆向思维将会怎么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话,然后说一说自己想了解什么问题。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磁能否生电。我们先设计实验,从实验需要器材、实验条件、实验操作入手。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认识发电机
活动1:让我们自己来发电。
课本是手摇发电机模型,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动手机会,体验操作发电机的乐趣,每组选用两台模型发电机,一台作为电动机用,另一台作为发电机用(输出端接小灯泡),两机的转轴之间用塑胶管对接起来,当电动机通电运转时,就能看见小灯泡发光,说明发电机发出电来了。
说明:(1)直流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可逆的,即对它通电能转动,使它转动则能发电。
(2)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结构相似,线圈简化也与电动机—样可以用一匝线圈或单根导线代替。
探究点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在上述猜想与线圈简化为导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由学生选取器材,组装实验,每组给出如下器材: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2-3块、矩形线圈(10匝左右)、直导线1-2根、连接导线2根、开关1只、铁支架1台、螺丝管、条形磁铁各1块,学生把实验装置好。
实验目的: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根据实验目的,本实验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为什么?根据研究的对象,需要有磁体和导线;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需要有电流表;控制电路必须有开关。
让学生弄清蹄形磁铁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按书上的装置安装好(直导线先不要放在磁场内)。
播放课件:磁生电?
实验器材:蹄形磁体、电流表、导线、直导线、铁架台、细线。
实验步骤:
如何做实验?其步骤又怎样呢?
我们先做如下设想:电能生磁,反过来,我们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是否产生电流。那么,导体应怎样放在磁场中呢?是平放?竖放?斜放?导体在磁场中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另外:磁场的强弱对实验有没有影响?
下面我们依次对这几种情况逐一进行实验,探索在什么条件下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演示所示实验。
1.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2.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3.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4.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5.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教师按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每完成一个实验步骤后,请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写在上面表格里。实验完毕,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上述实验说明磁能生电吗?(能)
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磁生电现象?(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或斜着运动时)
为什么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运动或者静止时却不能呢?如果把磁感线想象成一根根实实在在的线,把导线想象成一把刀,表达起来会方便些,讨论一下如何表达?
讨论分析:导体在磁场中左右、斜着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运动或静止时不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产生感应电流。)
通过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归纳、概括后,教师板书: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作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作感应电流。
2.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闭合电路;
(2)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闭合电路”?如果电路不闭合,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只能产生感应电压。
讲述: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发现了这一现象。这种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真理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我们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它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保持上述实验装置不变,反复改变磁场方向或改变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
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把你观察到的事实归纳总结出来。由此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变化时,指针偏转的方向也发生变化,即电流的方向也随着变化)。
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中能的转化。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注意是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它消耗了什么能?(机械能)?得到了什么能?(电能)?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实现了什么能与什么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人们利用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这一原理做成了发电机,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化时代开始了,其意义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演示实验二: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小灯泡连接起来,当摇动手柄使线圈在磁场中快速转动,观察到什么?(小灯泡发光)这说明了什么?(有感应电流产生,并通过小灯泡)再用电流表换下小灯泡,缓慢摇动大轮,请同学们判断:
当摇动转柄带动磁场中的线圈转动后,接在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会怎样摆动?是一直朝一个方向偏转,还是左右偏转?
当学生判断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后,作演示验证。这说明了什么呢?(通过电流表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
教师小结实验结果,交代切割磁感应线的含义,指出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什么是感应电流,指出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探索于1831年发现的,与此同时介绍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关系。
探究点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指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找到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制造的第一台发电机。
拓展:介绍磁流体发电,大型发电机一般采取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
板书设计
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
一、认识发电机
发电机的构造: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包括磁极、线圈、铜环、电刷等。
二、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作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作感应电流。
2.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基础,以简单的实验来为学生展示电磁感应现象,并与学生互动将所得的结论和概念归纳总结出来。通过介绍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电磁感应现象本身既是电学部分重点又是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在复习奥斯特电生磁的基础上,迁移类比研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体会实验探索的艰辛,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家执着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逆向思维、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坚韧不拔的优秀科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