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7.1走进分子世界课件3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2 07: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分子世界
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知道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学习目标
19:31:48
提问:
1.世界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
2.它们有最小的结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呢?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
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水、火、空气、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1.从外表看连续的物体究竟是怎样构成的?
2.人们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又如何去研究物质的构成?
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分子模型
自主学习
你知道哪些放大工具
放大镜(凸透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放大镜看到的
光学显微镜镜看到的
电子显微镜镜看到的
自主学习
你知道哪些放大工具
扩散现象的概念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什么是分子
放大镜(凸透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观察1:用粉笔在纸上画一笔,再用投影仪的放大功能对笔迹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什么?
现象:
会看到粉笔痕迹是由一个个小颗粒组成的。
观察2: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和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有什么变化?
现象:
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提问:哪种模型能够解释现象?
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2、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3、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
小组合作,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完成合作探究
思考
气体扩散实验
红墨水实验
水与酒精混合演示
目 录
气体扩散实验
气体扩散实验
说明分子是
选填“静止的”或“运动的”
运动的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红墨水实验
红墨水实验
分子运动快慢与 有关,因此分子运动又叫
温度
分子热运动
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该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
空隙(间隙)
思考
扫地时灰尘满天飞、春天柳絮飘扬是分子运动吗?。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读一读
当分子间的距离为某一距离r时,引力与斥力相等,当分子间的距离为小于r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的距离相距很远时,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科学家把关于分子、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称为分子动理论。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中。
分子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课堂练习
A.物质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
B.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C.物质是不能分开的连续体
D.物质是由大量的颗粒构成的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春天柳絮飘舞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雪花飞扬
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C.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合成一块,而把两块光滑的玻璃紧贴在一起,却不能合成一块,原因是 ( )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C.酒精与水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物体温度为0 ℃时,分子静止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