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17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17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1 22: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1898年夏季的一天,俄国一所中学的男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者身上没有外伤,既非上吊,又非割腕,也没有喝安眠药,也不是躲猫猫死、做噩梦死,更不是喝开水死,警方确认为自然死亡。
你认为谁应该对别里科夫的死负责?
柯瓦连科
思考:柯瓦连科为什么推?别里科夫规劝的理由是什么?柯瓦连科对别里科夫的死有什么影响?
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别里科夫意识到自己的那些理论在柯瓦连科面前失去了作用,使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他为此恐惧、不安,最终死亡。柯瓦连科的反击是主人公死亡的诱因。
华连卡
华连卡在别里科夫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时候,报以清脆而响亮的纵声大笑“哈哈哈”,而别里科
夫是个“情愿摔断脖子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的人,这三声大笑使别里科夫感觉很没有面子,颜面尽失,这笑声结束了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且也结束了他的人间生活。
别里科夫
他的套子涉及哪些方面?他为什么事业这么多的套子?反映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点?
生活中
穿着:
雨鞋、雨伞、棉大衣、
黑眼镜、棉花竖起的衣领
用具:
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出行:
马车、车篷
住处:
箱子、帐子、被子
职业上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思想上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有形的套子
无形的套子
这些套子起到了别里科夫希望的作用吗?
生活套子把别里科夫套“蠢”
语言套子把别里科夫套“坏”
思想套子把别里科夫套“死”
害怕逃避逃避阳光,逃避现实,逃避一切新的事
物,逃避变革。
因循守旧
胆小怕事
保守反动
可以说,就是这些套子造成了别里科夫的死亡。
他为什么使用这么多套子?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胆小鬼却给全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他那种唉声叹气,垂头丧气,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我们教师们都怕他。
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
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
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呢?
只要沙皇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只有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才能真正埋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人们才能过上自由快活的生活。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要求自由民主。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通过“套中人”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反对一切发展变化、最后恐惧而死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停滞和黑暗,无情地抨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凶残和反动,形象地显示了腐朽制度注定灭亡的前途和命运,委婉地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渴望。
小说主题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代表作:《小公务员之死》 《变色龙》
(1860年-1904年)
讽刺手法
讽刺艺术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讽刺手法用讥讽和嘲笑的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一般采用对比、语言、动作及漫画的方式来写。
(一)夸张
一方面是夸张人物形象特点,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另一方面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
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专制意识形态对民众的种种压迫的缩影。
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
1、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姐弟的对比
 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向往自由,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
2、别里科夫自身的对比
对比
致别里科夫
沉重的希腊文压弯你的躯壳
愚蠢的沙俄大衣,
裹住一个没有血肉的灵魂。
权柄的黑伞能遮蔽太阳的光辉么?
岸然的大盖帽,
也难掩住伪君子的面影。
你的墨镜全然滤去春天的色彩,
塞耳的棉花却敌不过飞鸟的齐鸣。
你有嘴,只会念叨残喘的文告,
而你的双脚,永远永远
在污泥辙印中踽踽独行。
你活着——是一只口袋,
妄图将世界塞进你的套子;
你终于死去——遗憾那一抔黄土
没能埋葬你那游荡的幽灵!
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中除了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统治者,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我们从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的最大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