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2 12: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三、教学准备:课件、面积单位学具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里我安排了3道题,第1题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面积。第2题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求书本封面的面积。第3题出一道既难数又难量游泳池面积的情景下引入新课,这样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独学细思)
请各小组测量例5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
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完后小组交流
  
1、交流测量结果
  
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
  
2、交流测量方法。你是怎样去测量的?
  
(①每行摆4个,摆3行,共有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②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可以摆4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3行.说明每行4个面积单位,可以摆3行,一共有12个面积单位,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果没有第二种测量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出第二种测量方法。
  
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这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法。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不同策略的能力。)
  
再出示例5的第二个长方形,要求学生量出长和宽后用简便的测量方法测量它的面积,并说出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用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乘宽是不是也等于它的面积?
这是一种巧合吗?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三)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小组交流、展示)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再来做第二实验。
  
1.动手操作。
  
先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欢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2.反馈交流。
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发现:长与宽的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这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思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抓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个发现进入第四个环节。
 
第四个环节
  
(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
  
(1)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随后老师介绍用字母表示公式:S
=
a
x
b。
(在验证归纳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接下来老师出示两道题,用刚刚学到的新知来解决。
  
1、第66页的例6
  
2、解决一开始出现的求游泳池的面积题目。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办法求出面积吗?
  
练习完毕后就进入第五个环节.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出示书第68的第1、3题。
  
2、出示书第68的第4、6题。
  
(六)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第68页第2、5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
=

x

字母公式:
S
=
a
x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