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2 15: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1.线段、射线、直线的意义和表示方法,以及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两条性质等。2.认识平角、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3.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互相垂直的现象,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并学会合适的方法画垂线。4.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数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平面图形的广泛应用。认识平角、周角、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互相垂直的现象,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
系和区别。(2)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3)通过操作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4)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并养成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射线、角等空间观念的建立及理解垂直的含义和认识平行线。
2.难点是使学生学会画垂线及平行线的方法。
【学情分析】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具备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怎样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教法学法】通过翻转课堂转变角色 放手促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努力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交流,亲力探究新知的全过程。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悦。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微课的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观看视频,进一步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
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微课学习单,唤起孩子热爱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回顾本单元,强化知识:
1.射线、直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
2.(1)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你认识的角吗?
首先同桌之间说一说,然后指名学生来回答。
(2)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首先让学生快速的浏览角的度量的微课视频,然后指名学生来回答怎样量角和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3.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回答。
二、练习与应用。
1.画一条长5厘米长的线段,在画一条射线。
【设计意图】通过对射线、直线和线段的特征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2.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
35° 130° 20° 165° 70°
3.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画角的方法。
4.分别量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中∠1和∠2的度数,在算出∠3和∠4的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使学生巩固各角与直角的关系。
5.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互相平行,哪些线段互相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与平行线的含义。
6.经过点A分别画出两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画垂线与画平行线的方法。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回顾和巩固射线、直线和线段的特征、理解怎样量角和画角的方法和进一步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只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用途,只要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你能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90° 45° 135°
(2)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怎样折,折痕互相
垂直?怎样折,折痕互相平行?有不同的折法
吗?
五、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区别
角的分类
怎样量角和画角
怎样给已知直线画垂线和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