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1.文化大革命结束两年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主要针对的是
(
)
A.“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B.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
)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九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
)
A.农村
B.城市
C.沿海
D.南方
5.1979年底,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全队粮食总产量132370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总和;油料总产3.52万斤,是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生猪饲养35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文革”中30多万件冤假错案、110万件历史遗留案件得到纠正和复查,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得到平反昭雪。这成为“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此举
(
)
①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
②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③促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④调动了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事件是
(
)
A.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B.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8.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掀起的农业合作化高潮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是
(
)
①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都是对此前生产关系的改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一位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
(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11.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次谈话内容的是
(
)
A.“三个有利于”
B.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中,标志着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是
(
)
A.上海
B.广州
C.厦门
D.海口
13.胡锦涛同志高度评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有助于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
B.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实现“走出去”战略
C.可以更好地阻挡外国经济势力的进入
D.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使中国更加融入世界经济
14.1991年2月,邓小平听取了浦东开发汇报后,留下一段话:“上海浦东开发晚了,要努力干。上海人聪明,素质好,如果当时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样了。浦东开发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就好了。”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人民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下列关于实现中国梦的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
)
A.“两个一百年”是奋斗目标
B.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C.成就有“一带一路”建设
D.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5分)
16.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以下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正确抉择】图中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各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6分)
(2)【实践探索】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实行这一经济体制有什么意义?(4分)
(3)【理论引领】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是谁?哪次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5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材料一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哪一次重要会议?“新的革命”指的是在此会议上做出的什么决策?这次会议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5分)
材料二
(2)
材料二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的哪些改革?图一反映的改革内容对图二反映的改革内容有什么影响?(3分)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3)
根据材料三归纳邓小平作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4分)
(4)
回首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你有哪些感悟?(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结合展览,在脱稿讲话中,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和“长风破浪会有时”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根据材料一说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
根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4分)
(3)
联系所学知识谈一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4分)
(4)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3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5分)
19.四十年披荆斩棘,四十载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面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欣赏雕塑——回顾决策】
(1)
上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要求写出具体地点)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分)
任务二【历史足迹——追根溯源】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
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方针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3)请写出我国在广东设立的经济特区。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有哪些?(7分)
任务三【农村巨变——任重道远】
材料三
1979—2007年中,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表
(4)分析说明材料三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任务四【复兴之基——强国之路】
材料四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5)【感悟历史】综合以上材料,请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为题,写一篇150字以上的历史小短文。
(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C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两个凡是”,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答案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故答案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故答案选D
4.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故答案选A。
5.D
[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题干“1979年底”和“小岗生产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指的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因此农业获得大丰收的史实。所以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故答案选D
6.C
[解析]本题考查拨乱反正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但①与本题所列现象无关,应排除。故答案选C。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32年来的重大事件,一些主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作了定性说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8.D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本题要从性质、内容、作用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土地改革运动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但都是私人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将农民土地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所以①②错误。故答案选D
9.D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农村进行改革,主要形式就是分田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知识。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据题文中“厂里开会了”,可知是企业改革,故排除A、B两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1992年以后的事情,排除D项。故答案选C
11.D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A、B、C三项都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故答案选D
12.C
[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4个经济特区。故答案选C
13.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所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对外贸易,既有利于我国走出去,也有利于外国走进来。C项表述有误,A、B、D三项表述正确。故答案选C。
14.D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答本题须理解经济特区是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对外开放的试点。题干问的是上海没有在1980年被列为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应从中国这个内因角度分析。②项是从外因角度分析,不符合题意;从内因来看,①项符合题意;③项“经济基础薄弱”说法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置是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开端,从思想这个内因来看,④项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故答案选D
15.B
[解析]本题考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答案选B
16.
(1)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作出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每点2分,共6分)
(2)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了很大的提高。(3分)
(3)邓小平。(1分)中共十五大。(2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清楚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第(2)题根据表格1980年到1981年再到1982年,粮食产量从
5.02亿千克到
6.70亿千克再到
7.15亿千克,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直接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3)题,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五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7.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2分)
(2)图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分)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分)
(3)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经验等。(每点1分,共2分)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4)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外开放。(3分)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
第(1)题根据材料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可知材料一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新的革命”指的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2)题根据图一名称“大包干”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图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所以图二反映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3)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总结即可,第二小问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4)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等任意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18.
(1)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分)
(2)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分)
(3)“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4分)
(4)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言之有理即可)(3分)
[解析]本题考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相关知识。
第(1)题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2)题和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4)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9.
(1)安徽凤阳小岗村。(3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3分)
(3)深圳、珠海、汕头。(3分)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分)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分)但也面临着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总产量下滑的压力,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分)
(5)示例:(6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年,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展开,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了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局面逐渐形成,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现在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雕塑反映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2)题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联系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3)题需要注意的是题干要求回答广东的经济特区,厦门属于福建省。
第(4)题要注意观察表格,既要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的巨大发展,也要看到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
第(5)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