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综合检测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综合检测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2 19:2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来自于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实施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B.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实行同样的政治制度
C.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D.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务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革开放时期,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西藏之间联系的是
(
)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D.青藏铁路建成
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加强民族团结,力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政府,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5.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十三五”时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必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体现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6.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
)
A.由中英联合管理
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由中葡联合管理
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8.“一国两制”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政策保证,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9.下图为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这一幕出现的条件有
(
)
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②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③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起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
A.祖国统一大业
B.外交工作纪实
C.思想文化成果
D.民族工作成就
11.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作为特别行政区,台湾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表现在
(
)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2.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对话,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
(
)
A.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保持长期和平发展
1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出台的背景是
(
)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②世界形势缓和,战争威胁消失
③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
④“一个中国”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4.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
A.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D.表明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都拥有相同的自治权限
B.都实施相同的社会制度
C.都遵循“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都受中央政府管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5分)
16.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图文信息,根据题干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港澳回归】它们的回归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历史意义?(5分)
(2)【统一梦想】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分析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6分)
(3)【抒发心声】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请你谈谈对实现祖国最终统一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7.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各国人民的梦想,那些有利于
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会一直被后人传颂与铭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创造性提出这一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港澳回归简史》
材料二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带领下,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的繁荣和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求稳定、求和谐、求发展也日益成为社会的心声和主流民意。
——肖锋鸣《重温“一国两制”》
材料四
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湾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
(1)
材料一中“这一构想”指的是哪一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
材料二图片中正朝着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哪里?图片表达了我国同胞怎样的共同愿望?(3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港澳回归祖国后的发展状况。(2分)
(4)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为了完成“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后作出了哪些努力。(任举两例)(4分)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岸关系问题的看法。(3分)
1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关注西藏的建设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具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材料二
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历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西藏的发展,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土地所有权……从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进。
——2009年3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
(2)
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哪一项基本政策?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5分)
(3)
材料二“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中“跨越”指什么?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么样?(4分)
材料三
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年度例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只要达赖喇嘛放弃分裂活动,协商和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他说,中国对达赖喇嘛的政策是明确和一贯的,只要达赖喇嘛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放弃分裂活动,那么中央政府就可以就他个人的前途问题同他进行协商和对话。温家宝希望达赖喇嘛能够为了祖国的统一、西藏的发展多做有益的事情。
(4)
在西藏有一些分裂分子妄图搞“西藏独立”,但西藏人民和西藏宗教领袖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很大贡献,请你说出一名为维护西藏统一做出贡献的藏族代表人物。并分析材料内容代表了中国政府怎样的决心和态度?(4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5分)
1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某中学为了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台湾问题,组织了一次探究活动。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相应探究。
任务一【回顾缘由】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的宣传画
(1)
台湾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根据以上三幅宣传画,简要指出在20世纪50-7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6分)
任务二【谋求统一】
材料二
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节选)
(一)为尽早结束中华民族分裂的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三)实现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5分)
任务三【政治构想】
材料三
(3)
根据材料三简要指出上世纪9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得到成功实践?(6分)
任务四【两岸交流】
材料四
(4)以上四幅图反映了海峡两岸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出谋划策】
(5)根据以上探究内容,说说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故答案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A项说法正确;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而少数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项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C项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D项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铁路。抓住题中的时间“改革开放时期”来判断分析。A项是“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的成就;B项是在1965年;C项是在1959年;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西藏之间的联系。故答案选D。
4.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A、B、C三项均正确,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D项说法错误。故答案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大多比较落后,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故答案选C
6.C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构想。根据材料“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制度的理论”可知,这里指的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答案选C
7.B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指的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指的是社会制度的不同,并享有高度的自治。故答案选B
8.B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项,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故答案选Bo
9.A
[解析]本题考查澳门回归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右图是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为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所以①正确。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所以②正确。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解决澳门问题的根本条件,③正确。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是在澳门回归以后,④排除。故答案选A
10.A
[解析]本题考查“国两制”的构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这都是属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内容。故答案选A。
11.D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的运用。“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的执行上与香港、澳门是有差别的。香港、澳门是从殖民者手中收回,应派出自己的军队来行使主权,而台湾只是祖国内部统一问题,不分你我,可以保留军队。故答案选D。
12.C
[解析]本题考查“九二共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故答案选C。
13.B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提出的背景。本题解题关键是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外部中美建交,内部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战争威胁并没有消失,美苏争霸仍在继续,②排除;“一个中国”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是在1992年,④排除。故答案选B。
14.C
[解析]本题考查《告台湾同胞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C项符合题意;A项是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的,排除;B项是在1987年,不符合材料时间;D项是1001992年达成的,不符合材料时间。故答案选C
15.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行政区是高度自治,A项表述有误;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特别行政区则是资本主义制度,B项表述错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主要针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该构想的提出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C项错误。故答案选D。
16.
(1)“一国两制”。(2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分)
(2)变化: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2分)可通过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4分)
(3)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依靠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一国两制”方针强大的生命力,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4分)
[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一国两制”政策,“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顺利回归祖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2)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的变化是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可通过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7.
(1)“一国两制”。(1分)根本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2分)
(2)台湾。(1分)盼望祖国统一。(2分)
(3)港澳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的繁荣和稳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分)
(4)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等等。(每点2分,共4分)
(5)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盼;统一是历史的潮流;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言之有理即可,3分)
[解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问题。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已经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只有台湾问题,所以图片中“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的是台湾,图片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
第(3)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得出。
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其中要注意时间限定“改革开放后”。
第(5)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8.
(1)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分)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3分)
(3)从封建农奴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制度。(2分)人民当家作主。(2分)
(4)阿沛·阿旺晋美。(2分)代表了中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2分)
[解析]本题考查西藏自治区的相关知识。
第(1)题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一五”计划期间的三条入藏公路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第(3)题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解放之前西藏是封建农奴制。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制度。
第(4)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藏族代表人物有阿沛阿旺晋美。材料三中的内容,核心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
(1)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4分)主导思想:武力解放台湾。(2分)
(2)祖国统一;和平谈判;第三次国共合作;“一国两制”。(5分)
(3)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以“一国两制”的方式争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分)香港、澳门。(4分)
(4)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并且开始了一些具有政治意义的接触与会谈。(4分)
(5)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台湾可以高度自治,但前提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加强国共两党合作。(4分)
[解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交往的相关知识。
第(1)题要求回答台湾问题的历史缘由,一定要抓住两点,国民党败退台湾,和后来美国的干涉。第二小问要求回答20世纪50-70年代的对台思想,这个通过所给宣传画可知,主要是武力解决,武力统一台湾。
第(2)题根据叶剑英的谈话可以看出主导思想已经由武力统一变成和平谈判,并接受了“一国两制”这一政治构想的指导。
第(3)题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成为上世纪90年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第二小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第(4)题观察图片,反映的更多是两岸的沟通、交往。
第(5)题对前几题所答思想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即可。例如: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