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舞
主要内容
欣赏《大河之舞》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感受乐曲热烈的情绪,运用教材中的节奏提示参与音乐表现,初步理解爱尔兰踢踏舞的特点。
重难点
节奏的掌握与运用。
课
型
欣赏
教
具
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教
学
过
程
环节设计说明或修改
整体感受《大河之舞》看视频,看前提问:这种舞蹈的形式叫什么?舞姿有何特点?踢踏舞,上身挺拔,庄严凝重,膝关节和踝关节放松,用脚掌脚跟敲击地面发出声响。乐曲情绪怎样?(热烈)观看以后有何感受?介绍《大河之舞》《大河之舞》结合了舞蹈,音乐与戏剧等艺术形式,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融合热情部分的西班牙佛拉门戈舞蹈,并戏曲古典巴列与现代舞蹈的精华,共同营造出气势如虹,异彩纷呈的舞台场景。听音乐,听前提问: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爱尔兰小提琴使用的琴弓短而轻,音色单纯恬淡,极少使用颤音与连奏。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部分)欣赏A段。欣赏第一主题。观看谱例并欣赏。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6)
跟随老师的琴声慢速哼唱第一主题。欣赏第二主题。
和第一主题相比,第二主题音区,情绪方面有何变化?(音区提高,情绪比第一主题热烈)
第二主题在A短重出现几次?结尾是否相同?(出现两次,结尾不同)完整欣赏A段,伴随踢踏舞发出的声响,一起敲击节奏。三.欣赏A段与B段中间的连接部分。
1.老师:“连接部分音乐中,歌唱性的音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这种音色给你什么感觉?
2.跟随音乐,模拟吹奏爱尔兰哨笛。四.欣赏B
段。
1.欣赏第一主题。
和A段相比,这个主题的节奏有什么变化?
唱一唱第一主题。
这个主题在B段中出现了几次?(10)欣赏第二主题。
老师慢速演奏主题音乐,学生跟随哼唱。
第二主题在B段中出现几次?(6)完整欣赏B段。五.观看《大河之舞》视频,整体欣赏。六.学跳几个踢踏舞舞步。
1.模仿视频,或者有老师教授几个简单的爱尔兰踢踏舞步。
2.学生创作几个“踢“和”踏“的声音组合。
3.用创作的踢踏声音组合,开展节奏接龙游戏。七.拓展。
选取《大河之舞》不同场次的表演视频,增加学生对《大河之舞》的了解。如:与佛拉门戈,美国式踢踏舞等。
通过看何婷的方式,整体感受乐曲风格,同时简单了解踢踏舞,初步领会现代舞的魅力。通过挺长主题,对比主题,参与表现主题等形式,理解乐曲节奏,感受舞曲体现出的强烈节奏感。帮助学生从演奏乐器方面去欣赏,加深学生对爱尔兰民间音乐风格的形象。通过唱曲谱,听辨主题次数,参与音乐表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注重学生的培养与创造。
第2页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