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9
水和溶液
学案
一、知识导引
二、水的组成
例1.[2019·杭州]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
)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
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
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
C.
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
D.
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1.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它们组成的分子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以模拟水通电分解发生的反应
B.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三、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液态空气
B.清澈的河水
C.消毒酒精
D.血液
例2.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溶液中溶质分散的实际情况。
例3.[2019?温州]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3.[2018?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例4.[2017?衢州]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
(1)乙烧杯中的溶液
(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例5.[2018?衢州]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
(1)乙中溶液
(填“是”、“不是”
或“可能是”)饱和溶液。
(2)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
4.[2018?金华]
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例6.[2020?绍兴]
下表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t1<t2<t3)的溶解度,请回答:
(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3℃时,分别取等量的B、C饱和溶液于试管甲、乙中(如图),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铵(不考虑试管中水的变化),有固体析出的试管为
(选填“甲”或“乙”)。
(3)t1℃时,将10克A固体放入4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例7.[2016?绍兴]
20℃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
克。
5.[2017?台州]
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的氮肥。
(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施肥浓度过高,会造成烧苗现象.小柯通过实验发现,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铵溶液不会导致植物烧苗.他用50克30%的硫酸铵溶液配制2%的硫酸铵溶液,需要加水
毫升。
例8.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参考答案:
二、例1.
C
1.B
三、2.D
例2.(1)碘
汽油
(2)①下层溶液紫红的颜色比较深
②甲
例3.D
3.C
例4.(1)可能是
(2)加快空气流速
例5.(1)不是
(2)23.8
四、4.A
例6(1)t2
(2)甲
(3)20%
例7.(1)A
(2)941
5.(1)-3
(2)700
例8.D
6.(1)搅拌,加速溶解
(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3)①⑤②③⑥④
(4)①②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物质科学(二)
第27课时
水和溶液
知识导引
1.水的组成
水电解实验
3.溶质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
相关计算、配制操作
2.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及溶解性
区分三种分散性况,溶解性的应用
7世仁教育
已7教
通电
8→98
氧分子
水分子
氢分子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
图1-1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
代表氩原子
代表氧原子
38
氧分子
水分子
氢分子
hene
角~Q^9
图1-37牛奶是一种乳浊液
图1-38肥皂水也是一种乳浊液
碘分子
99O
乙
丙
饱和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饱和
溶液
加溶剂、升温
溶液
樟晶
脑体
甲
丙
加入5g无水硫
升温至60℃
酸铜粉末
0℃
甲
丙
E氯化钠
甲
丙晶体丁
甲
丙
甲
乙
此溶液质量为a9%=100因此需加水的质量为100g-59g=941
2)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50g
00g
图1-4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示意图
Nac
A.氯化钠放B.氯化钠C.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
在右盘
撒出
装瓶时溅出
水的化学性质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水的物理性质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
密度的特殊性
悬浊液
与无水硫酸铜反应变蓝色
比热大
乳浊液
水的组成
物质在
电解水实验的结论:
与性质
水中的分散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溶液,特征:均一、稳定
水和溶液
物质的溶解能力
定量描述溶液
的组成
溶质质
物质的溶解性
量分数
定量
=-溶质
×100
溶液
溶解度: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