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2章 比例》 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2章 比例》 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2 17: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比例》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2.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
A.4:3
B.3:4
C.:3
D.:
3.下面每组中的4个数能组成比例的是(  )
A.5,11,10,18
B.1.8,2.1,7,3
C.,,,
D.,6,,5
4.下面(  )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A.4,6,12和15
B.2,8,9和36
C.3,7,11和13
5.能与3:8
组成比例的比是(  )
A.8:3
B.0.2:0.5
C.15:40
6.根据a×b=c×d(a、b、c、d都不为0),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a:c和d:b
B.d:a和b:c
C.b:d和a:c
D.a:d和c:b
7.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
B.36
C.108
8.把一个正方形按2:1的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  )
A.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B.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
C.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D.周长缩小到原来的
9.学校操场是一个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如果在作业本画这个操场的平面图,选择(  )的比例尺比较合适.
A.1:20
B.1:200
C.1:2000
D.1:200000
10.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B.
C.
11.用一个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放大后看到角的度数是(  )
A.150度
B.30度
C.60度
D.不能确定
12.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  )
A.8分米
B.8毫米
C.8厘米
13.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1:2
B.2:1
C.1:20
D.20:1
14.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的长是40毫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毫米.
A.4
B.400
C.4000
15.李老师准备给健身房铺正方形地砖,如果选择边长为3dm的地砖要400块.那么选择边长为2dm的地砖要(  )块.
A.600
B.900
C.1200
D.1800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6.根据比例的性质,x:y=5:1,可以改写成y=x. 
 (判断对错)
17.两个比和在一起就成了比例. 
 (判断对错)
18.比例尺
表示1:4000. 
 .(判断对错)
19.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判断对错)
20.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的积是1,那么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 
 .(判断对错)
三.操作题(共1小题)
21.将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缩小,使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面积的比是1:4.
四.解答题(共19小题)
22.按1:3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23.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电影院距中央广场多少米?
(2)汽车站在中央广场南偏东60°方向12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汽车站的位置.
(3)“奥体大道”与湖北路垂直相连,在湖北路西、南京路以北,与南京路相距1000米,请作图表示出“奥体大道”.
24.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长是40厘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两地出发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甲车与乙车速度的比是3:2,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5.学校新建一座教学大楼,长是150米,画在平面设计图上的长是25厘米,宽是15厘米,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新建教学大楼占地多少平方米?
26.建筑队用2份水泥、3份黄沙和5份石子配制一种混凝土.
(1)要配制150吨混凝土,各需水泥、黄沙、石子多少吨?
(2)如果这三种材料都有20吨,如果把水泥全部用完时,黄沙和石子分别需要增加多少吨?
27.一间房子铺地砖,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要9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6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28.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8厘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几小时?
29.淘气一家三口和笑笑一家四口到餐馆用餐,餐费总共280元.两家决定按人数分摊餐费,两家各付多少元?
30.学校运来200棵树苗,老师栽种了10%,余下的按5:4分配给五、六两个年级栽,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棵?
31.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40千米,12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航行30千米,几小时到达?(用比例知识解答)
32.一本故事书,原来每页排576个字,排了125页,现在改用小号字,每页比原来多排144个字,需要排多少页?
33.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3.2元,4.8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本?(用比例方法解答).
34.一个工程队要修一条长4340米公路,前6个月已修了1860米.照这样的进度,还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任务?
35.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3.4厘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36.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如果改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地图上,甲、乙两地应相距多少厘米?
37.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每小时以7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
38.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量一棵树的高是1.5米,影子长为0.6.量得一栋教学楼的影长是9米,这栋教学楼的高是多少米?
39.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10克盐.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
40.一条公路全长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长度之比是1:2:3,张叔叔骑车经过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是3:4:5.已知他在平路上骑车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他行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
《第2章
比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答】解:最大角:180°×=12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2.【解答】解::=;
A选项4:3=;
B选项3:4=;
C选项:3=;
D选项:=,
只有A选项中的比值与题干中比的比值相等.
故选:A。
3.【解答】解:A、5、11、10和18,这四个数中不存在两个数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的积的情况,不能组成比例;
B、1.8、2.1、7和3,这四个数中不存在两个数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的积的情况,不能组成比例;
C、、、,,×=×这四个数中存在两个数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的积的情况,能组成成比例.
D、、6、、5这四个数中不存在两个数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的积的情况,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C.
4.【解答】解:A、4、6、12和15,这四个数中不存在两个数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的积的情况,不能组成比例;
B、2×36=72,8×9=72,这四个数中存在两个数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的积的情况,能组成成比例;
C、3,7,11和13,这四个数中不存在两个数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的积的情况,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B.
5.【解答】解:A选项:8:3=;
B选项:0.2:0.5=;
C选项:15:40=;
因为3:8=,
所以3:8=15:40.
故选:C.
6.【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由等式a×b=c×d;
得比例a:d=c:b、c:a=b:d、a:c:d:b.
所以,根据a×b=c×d;
C选项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C.
7.【解答】解:(4×3)×(3×3)=108(平方厘米);
故选:C.
8.【解答】解:把一个正方形按2:1的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故选:B。
9.【解答】解:因为120米=12000厘米,80米=8000厘米,
A、12000×=600厘米,8000×=400(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尺寸过大,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不合适;
B、12000×=60(厘米),8000×=40(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尺寸过大,不符合实际情况,故不合适;
C、12000×=6(厘米),8000×=4(厘米),画在练习本上比较合适;
D、12000×=0.06(厘米),8000×=0.004(厘米),画在练习本上太小,故不合适;
故选:C.
10.【解答】解:90千米=9000000厘米,
2:9000000=1:4500000.
答:这张地图的比例尺为1:4500000.
故选:C.
11.【解答】解:根据角的定义可知,用一个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放大后看到角的度数仍是30°.
故选:B.
12.【解答】解:根据题意,设图纸上的长度是x毫米,
10:1=x:8,
x=10×8,
x=80;
80毫米=8厘米.
故选:C.
13.【解答】解:8厘米=80毫米,
80毫米:4毫米,
=80:4,
=20:1;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20:1.
故选:D.
14.【解答】解:40毫米=4厘米,
4÷10=0.4(厘米)=4(毫米);
故选:A.
15.【解答】解:设选择边长为2dm的地砖要x块.
2×2×x=3×3×400,
4x=3600,
x=900;
答:选择边长2dm的地砖要900块.
故选:B.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6.【解答】解:因为x:y=5:1,则5y=x,y=x;
故答案为:√.
17.【解答】解:因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8.【解答】解:40千米=4000000厘米,
则比例尺为1:4000000.
故答案为:×.
19.【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
20.【解答】解: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乘积是1,说明两个内项互为倒数,
那么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也就是说组成比例外项的两个数一定互为倒数;
故判定为:√.
三.操作题(共1小题)
21.【解答】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四.解答题(共19小题)
22.【解答】解:设一个小格为1个单位长度,那么AB=6,CD=3,AD=9,
当1:3缩小后的长底为:A′B′=6÷3=2,C′D′=3÷3=1,A′D′=9÷3=3,
所以缩小后如下图所示:
连接各点后如下图所示:
23.【解答】解:(1)400×2=800(千米);
(2)1200÷400=3(厘米);
(3)1000÷400=2.5(厘米);
如图:
24.【解答】解:两地的实际距离:
40÷=80000000(厘米),
80000000厘米=800千米,
两辆车的速度和:800÷4=200(千米),
甲车的时速:200×=120(千米);
答: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
25.【解答】解:因为150米=15000厘米,
则25厘米:15000厘米=1:600;
15÷=9000(厘米)=90(米),
150×90=13500(平方米);
答: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600;新建教学大楼占地13500平方米.
26.【解答】解:(1)2+3+5=10
150÷10×2=30(吨)
150÷10×3=45(吨)
150÷10×5=75(吨)
答:需水泥30吨,黄沙45吨,石子75吨.
(2)20÷2=10(吨)
10×3﹣20
=30﹣20
=10(吨)
10×5﹣20
=50﹣20
=30(吨)
答:需要黄沙10吨,石子30吨.
27.【解答】解:设需要x块,
6×6×x=4×4×90
36x=1440
x=40;
答:需要40块.
28.【解答】解:8÷=32000000(厘米),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80=4(小时),
答:需行驶4小时.
29.【解答】解:总份数:3+4=7(份),
淘气家分摊的餐费:280×=120(元),
笑笑家分摊的餐费:280×=160(元)或280﹣120=160(元);
答:淘气家付120元,笑笑家付160元.
30.【解答】解:剩下的棵数:
200×(1﹣10%)
=200×0.9
=180(棵),
180×

=100(棵
),
180×

=80(棵),
答:五年级分到100棵,六年级分到80棵.
31.【解答】解:设x小时可以到达
30x=40×12
30x=480
x=16
答:16小时到达.
32.【解答】解:设需要排x页,
(576+144)x=576×125,
720x=72000,
x=100;
答:需要排100页.
33.【解答】解:设4.8元可以买x本这样的练习本,
3.2:4=4.8:x,
3.2x=4.8×4,
3.2x=19.2,
x=6;
答:4.8元可以买6本这样的练习本.
34.【解答】解:还要x个月才能完成任务.
(4340﹣1860):x=1860:6
1860x=2480×6
x=8;
答:还要8个月才能完成任务?.
35.【解答】解:3.4÷=1700000(厘米),
1700000厘米=17千米;
答: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7千米.
36.【解答】解:(1)8÷=48000000(厘米),
48000000厘米=480千米;
(2)48000000×=12(厘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如果改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0地图上,甲、乙两地应相距12厘米.
37.【解答】解:(1)25÷=150000000(厘米),
150000000厘米=1500千米,
(2)1500÷750=2(小时),
答: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0千米,需要2小时.
38.【解答】解:设这栋教学楼的高为x米,
1.5:0.6=x:9,
0.6x=1.5×9,
x=13.5÷0.6,
x=22.5.
答:这栋教学楼高22.5米.
39.【解答】解:设可以晒出x吨盐,
100:3=585000:x,
100x=3×585000,
x=17550;
答:可以晒出17550吨盐.
40.【解答】解:平路的长度:60×=20(千米)
平路的时间:20÷25=(小时)
他行完全程用的时间:=(小时)
答:他行完全程用
小时.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