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23
鸟的天堂
部编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天堂:
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现在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天堂”是什么意思?现在用来比喻什么呢?
天堂苏杭
天堂景区
天堂西湖
人有天堂,那鸟是不是也有天堂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助学资料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百年前,这里原有一个泥墩,一棵榕树经长期繁衍,成为覆盖有二公顷的小岛。岛上的榕林栖息着数十多种小鸟,尤以白鹤和灰鹤最多。
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鸟的天堂》,1982年他亲笔题了“小鸟天堂”四字,更为这风景区增色不少。
榕树
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全缘。
二、课文朗读
认真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难读的句子。
三、学习生字
我
认
会
闲
暇
xiá
船
桨
jiǎng
木
桩
zhuāng
我
写
会
桨
榕
纠
桩
塔
梢
暇
眉
抛
涨
耀
榕
róng
组词:榕树
榕江
造句:我们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榕树,枝繁叶茂。
这里是一点,不是一捺
暇
xiá
组词:闲暇
目不暇接
造句:妈妈在闲暇时候,总是陪我一起读书。
不要写成“目”
词
理
语
解
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纠正:改正缺点。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灿烂:形容鲜明耀眼。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近义词
反义词
绚丽
规律---
规则
改正
缝隙---
裂缝
灿烂---
纠正---
暗淡
静寂---
热闹
无章
颤动---
镇定
灿烂---
规律---
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几次?分别是什么时候?
两次
傍晚
四、整体感知
早晨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暗淡
无章
热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灿烂——(
)
规律——(
)
静寂——(
)
颤动——(
)
镇定
3.找一找作者每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每次的所见所闻会不一样?“鸟的天堂”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共39张PPT)
23
鸟的天堂
部编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涨潮
树梢
应接不暇
二、品读课文
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和朋友们去干什么呢?
开头交代“我们”活动的时间是太阳落山,傍晚。
读一读,找一找:“我们”打算去干什么呢?
“我们”泛舟而行,去找鸟的天堂。
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动态画面。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思考: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我也来说比喻句
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好像一颗颗珍珠一样。
边读第5~9自然段边思考:“我们”在傍晚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怎样的情景?
“我”初次感到这棵榕树的大。
详细地描述了榕树的大,让“我”感到很惊讶,也揭示了“真是一株大树”的原因。
本来的,实际的
的的确确的
形容数目很多
树占地面积大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
枝又生根
读一读,找一找:作者介绍了榕树大的特点,那榕树还有什么特点呢?
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拟人
说明树叶多
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生机勃勃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一段话将大榕树的另一个特点——生命美描写了出来,同时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大榕树的生命力展示了出来,写得非常精彩。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也来说拟人句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笑。
读一读,找一找:到了鸟的天堂,“我”看到鸟了吗?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我”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失望而归,为后面的第二次去埋下伏笔。
有感情地朗读第10~1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第二次在早上去鸟的天堂,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点明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是早晨。
由最初的静寂到后来的热闹,利用这种对比的手法,让人身临其境。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一只
两只
三只
到处都是鸟
利用排比句式来表现“鸟的天堂”里鸟的形态多,很形象,也很具体,生动表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形态多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也来说排比句
公园里面人真是不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打太极拳。
群鸟飞舞的美丽画卷。
面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体会到鸟儿在快乐地叫着。
点
朗读指导
在朗读描写大榕树和鸟的天堂中的各种各样的鸟的时候,语调要轻快、有感情,流露出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
齐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是怎样理解鸟的天堂的?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回头看”,是没有看够、舍不得离开的意思,因为大榕树的茂盛和众鸟栖息的场面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看见的,他被这美丽、奇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点儿也不愿离去。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回头看”呢?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
思考: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思考: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是鸟儿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三、拓展延伸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描写鸟的古诗
四、结构梳理
树——大
茂盛
美丽
对大自然的
赞美之情
鸟的天堂
鸟——多
欢快
震撼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第8自然段。
2.仿写: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秋天的
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