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2 17:0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59510011874500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平均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对作变速运动的物体,下列叙述涉及瞬时速度的有(  )
A.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是4m/s B.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是4m/s
C.物体通过第1个1m的速度是4m/s D.物体通过前半段的速度是4m/s
3.电磁打点计时器用什么电源(  )
A.低压交流电 B.低压直流电
C.高压交流电 D.高压直流电
4.我国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某同学假期乘坐G856次高铁列车从武汉去西安北,听到列车广播中播报:“本次列车将于9点22分准时发车,预计14点22分到达西安北站,全程1090公里。”关于列车广播中播报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9点22分”指的是时间
B.“14点22分”指的是时刻
C.“1090公里”指的是列车的位移,其方向由武汉指向西安北
D.该趟列车全程平均速度是218km/h
5.在某校刚刚结束的秋季运动会男子100米决赛中,甲同学以11.35s夺得冠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甲同学的100m起跑动作时,可以将甲同学当作质点
B.100m终点,若甲同学与亚军选手几乎同时撞线,以亚军选手为参考系甲同学的速度几乎为零
C.甲同学100米决赛成绩为11.35s,11.35s指的是时刻
D.甲同学的100m成绩为11.35s,说明他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约为8.81m/s
6.银西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全长false公里,设计时速false,计划false年底通车。目前已开通部分路线,其中从银川站开往河东机场的某乘次高铁,早上8点40分出发,8点58分到达,共耗时18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银西高铁上飞驰的高速列车,一定可以视为质点
B.银西高铁全长false公里指的是位移
C.题目中的“8点40分”“8点58分”“18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D.设计时速false,指的是瞬时速度
7.在100m跑的比赛中,测得王强同学50m处的速度为9.2m/s,12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5.2m/s B.8.3m/s C.9.2m/s D.9.8m/s
8.慈溪实验高级中学第21届校运会于2020年9月29日~9月30日隆重举行。下列关于校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时刻
B.研究跳高运动员过杆动作时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
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
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
9.如下图为 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 两人在第 5s末相遇 B.A、B 两人在第 2s内同向而行
C.A、B 两人在第 5s内同向而行 D.在 5s内,A 走的路程比 B 走的路程大
10.一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余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1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B.4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为4m
C.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 D.4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
12.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测量出出发地和目的地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km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km/h 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50km/h
第II卷(非选择题)
13.如图为某同学在进行早锻炼时沿直线从A地跑到B地的频闪照片,一身高为1.7米的同学在进行早锻炼,他沿直线从A地跑到B地一共用时5s,则该同学跑步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4.一质点沿某个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false内的平均速度为3m/s,中间false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后false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0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m/s,若质点前false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false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速度为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速度为________m/s。
16.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每打两个计时点所用时间为false,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CE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s,小车在CE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false。
17.一辆小车向东做直线运动,从A点开始计时3s的位移是12m到达B点又经5s运动了30m,到达C点,在C点停留了4s,又向西运动40m,到达D点,用时8s。设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求:
(1)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
(2)小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速度。
18.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
(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
(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
(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
19.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向东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到达A点,第2s内通过10m的距离到达B点,第3s内通过20m的距离到达C点,第4s内自C点反向通过15m的距离到达D点,求:
(1)建立直线坐标系,起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正方向,选择适当的标度,在坐标系中标出A、B、C、D的位置。
(2)求最后2s内的位移和全程的位移。
(3)后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故A正确;
BD.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故BD错误;
C.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无关,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平均速率,故C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A.第1s内是1s的时间间隔,对应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A错误;
B.第2s末是时刻,对应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B正确;
CD.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对应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C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6~8V,属于低压交流电。
故选A。
4.B
【详解】
A.“9点22分”指的是时刻,选项A错误;
B.“14点22分”指的是时刻,选项B正确;
C.“1090公里”指的是列车的路程,选项C错误;
D.该趟列车全程的位移无法确定,可知平均速度无法确定,选项D错误。
故选B。
5.B
【详解】
A.研究甲同学的100m起跑动作时,不可以将甲同学当作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选项A错误;
B.100m终点,若甲同学与亚军选手几乎同时撞线,以亚军选手为参考系甲同学的速度几乎为零,选项B正确;
C.甲同学100米决赛成绩为11.35s,11.35s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C错误;
D.甲同学的100m成绩为11.35s,根据这些信息不能确定他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为8.81m/s,选项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当被研究的物体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时可以看做质点,在银西高铁上飞驰的高速列车,不一定可以视为质点,例如研究列车经过一根电线杆时的时间,就不能将列车视为质点,A错误;
B.银西高铁全长618km,指的是路程,B错误;
C.题目中的“8点40分”“8点58分”是时刻,“18分钟”指时间间隔,C错误;
D.设计时速false,指的是最高时速,指的是瞬时速度,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false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B
【详解】
A.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从发令开始计时到运动员到达终点结束的一段时间,A错误;
B.研究跳高运动员过杆动作时,涉及运动员的动作和姿势,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B正确;
C.短跑运动员跑200m是标准跑道的半圈,是路程,C错误;
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标准跑道400m是一圈,位移等于零,平均速度等于零,平均速度最小,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由图知,A、B两人在第5秒末的位置坐标不同,没有相遇,A错误;
B.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A、B两人在第2秒内A沿负向,B沿正向,方向相反,B错误;
C.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A、B两人在第5秒内都沿负向,方向相同,C正确;
D.在前5s内,B先沿正向运动50m,静止2s时间又沿负向运动25m,即B走的总路程为75m,A走的路程为60m,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小,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
设全程的位移大小为4x,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间
false
以20m/s的速度行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一的时间
false
全程的平均速度
false
故选A。
11.C
【详解】
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速度不变,0-1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A错误;
B.4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
false
大小为2m,B错误;
C.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false
C正确;
D.0-1s内物体沿正方向运动,3s-4s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改变,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路程是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这里应是里程表增加量,故为15km;选项A错误;
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即为
false
选项B错误;
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即为
false
选项C错误;
D.瞬时速度指某个时刻或某一位置处的速度,这里经过路标时速度指示计的速度即为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为150km/h,选项D正确。
故选D。
13.2.4
【详解】
[1]A、B两地的实际距离
false
可得平均速度为
false
14.7.67 4.5
【详解】
[1]第一种情况的平均速度为
false
[2]第二种情况的平均速度为
false
15.平均 12.5 14 瞬时 14
【详解】
[1][2]AB间的平均速度为
false
[2][3][4]通过路牌的平均速度为
false
由于时间较短,则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瞬时速度为14m/s
16.0.2 0.45
【详解】
[1]由于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所以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5×0.02s=0.1s,故CE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0.1s=0.2s。
[2]小车在CE间的平均速度为
false
17.(1)4m/s,方向向东;(2)-0.1m/s,向西
【详解】
(1)设A到B的速度为false,则
false
方向向东;
(2)设A到D的速度为false则
false
“-”表示小车向西运动。
18.(1)2000m;(2)0.4m/s;(3)0.33m/s;(4)1800m
【详解】
(1)由X到Y,其位移
false
(2)平均速率
false
(3)平均速度
false
(4)李子俊所用时间为60min=3600s,则路程
false
19.(1)如图所示
(2)false方向向东,20m方向向东;(3)false,false
【详解】
(1)如图所示
(2)由上可知,A、B、C、D的位置分别为+5m、+15m、+35m、+20m,因此最后2s内的位移为false,方向向东;
全程的位移为false,方向向东;
(3) 后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false
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