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一物理必修一鲁科版(2019)——第二章 第三节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基础训练
一、不定项选择
1.用最小分度是 1 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要求( )
A.1.502m B.1.5020m C.150.20cm D.1502m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来源上看,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概率相同
C.测量结果184.2mm和18.42cm是相同的
D.测量结果中,小数点后面的0都是有效数字
3.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时,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D.为了减少误差,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要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1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仔细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设法尽量减小误差
5.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
A.一样大 B.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无法判定
6.在下列测量长度的仪器中能够精确到 0.01 mm 的是( )
A.10 分度游标卡尺 B.20 分度游标卡尺
C.50 分度游标卡尺 D.螺旋测微器
7.一同学在某次实验中测量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为1.247c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
A.可能为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尺 B.可能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
C.一定不是50分度的游标卡尺 D.可能为螺旋测微器
8.下列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分别为( )
A.1.22cm、6.86mm B.1.220cm、6.860mm
C.12.20mm、6.360mm D.12.20cm、6.36cm
9.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竹竿的长度时记录的数量分别是,甲为5.65m,乙为5.650m.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使用的是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乙同学使用的是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C.甲同学的记录数准确到厘米
D.乙同学使用的是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10.某同学用刻度尺正确测量铅笔长度,结果为16.34cm.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11.一同学在某次实验中测量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为11.75m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可能为( )
A.10分度的游标卡尺 B.20分度的游标卡尺 C.50分度的游标卡尺 D.螺旋测微器
12.下列几个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小的是哪一个?
A.1.0×105 m B.2.3×103 m C.2.35×104 m D.5×106 m
三、实验题
13.(1)螺旋测微器如图甲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_____(选填“A”、“B”或“C”),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mm。
(2)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①旋动部件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②将K旋转到电阻挡“×l00”的位置。
③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档的“0”刻度线。
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测量。
A.将K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
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接在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上
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
14.(1)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毫米.
(2))某次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时如下图所示,则本次测量的长度是__________毫米.
15.为测定某柱形电子元件的电阻率,先做如下测量: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d =___mm;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它的长度,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L=___cm;
(2)用多用表粗测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后,应先____,再进行测量,之后多用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测得该元件电阻为___Ω。
参考答案
1.BC
【详解】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应准确到毫米,在毫米之后应估读一位。
A.1.502m=150.2cm,准确到1cm,故A错误;
B.1.5020m=150.20cm,准确到1mm,故B正确;
C.150.20cm,测量结果准确到1mm,故C正确;
D.1502mm=150.2cm。测量结果准确到1cm,故D错误。
故选BC。
2.AC
【详解】
测量值与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实验误差分为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详解】
从来源上看,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故A正确;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概率相同,故B错误;测量结果184.2mm准确到1mm,18.42cm准确到0.1cm,故是相同的,故C正确;测量结果中,小数点后面的0不全是有效数字,1到9的数字后面的0是有效数字,故D错误;故选AC.
3.BCD
【详解】
A.测量长度估读数据的时候,并不是估计数字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只能估读到精确度的下一位,A错误;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同单位的含义不同,B正确;
C.记录测量的结果,所用单位不同,表示的数字大小不同,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C正确;
D.进行任何一个测量,都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从而减小偶然误差,D正确;
故选BCD。
4.D
【详解】
误差是由于人的主观因素和仪器的精密程度不一造成的,所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由于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的,可以避免,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选D。
5.B
【详解】
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钢尺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因此对同一块玻璃的测量,其冬天的读数比夏天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D
【详解】
A.10 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到0.1mm,A错误;
B.20 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到0.05mm,B错误;
C.50 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到0.02mm,C错误;
D.螺旋测微器精确到0.01mm,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因1.247cm=12.47mm,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的应估读到0.1mm。故A错误;??
B.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是0.05mm,读数的末位为0或5.故B错误;
C.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是0.02mm,读数的末位为0或偶数,所以此读数一定不50分度的游标卡尺。故C正确;
D.1.247cm=12.47mm,螺旋测微器应读到0.001mm,故这个测量工具不可能是螺旋测微器。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4×0.05mm=0.2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2mm+0.20mm=12.20m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6.5mm,可动刻度为36.0×0.01mm=0.360mm,所以最终读数为6.5mm+0.360mm=6.860mm
A.1.22cm、6.86mm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1.220cm、6.860mm与分析相符,故B项正确;
C.12.20mm、6.360mm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12.20cm、6.36cm与分析不符,故D项错误。
9.B
【详解】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需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甲读数为5.65m,即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分米,乙读数为5.650m,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分度为厘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D
【详解】
在测量读数时,需要进行估读,所以最后的一位数字是估读得到的,所以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数据的倒数第二位,即精确到毫米,所以最小刻度是毫米,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B
【详解】
10分度游标卡尺不用估读,精确度为0.1mm, 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 螺旋测微器精确度估读一位,精确度为0.001mm,而记录结果11.75mm精确度不是0.1 mm也不是0.001mm,如果精确度是0.02mm则读数末尾不会是0.05mm,所以只有20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5mm是可能的.
故选B。
12.D
【详解】
根据有效数字位数定义可知,四个选项中有效位数分别为2、2、3、1,故位数最小的是D,只有一位,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C 0.396-0.399 S T ADC
【详解】
(1)[1] 在测量时,为了不损坏被测物体,最后应改用微调旋钮即C,直到听见“喀喀”的响声。
[2]读数为
(2)[3]旋动部件机械调零旋钮即S,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4]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要进行欧姆调零,即旋动部件T。
[5]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则电阻相对本档位较大,应选更大档位,欧姆表中值电阻附近刻度线最均匀,读数误差最小,故测量电阻时,要通过选择恰当的倍率使指针指在中值电阻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调零。故按照ADC的顺序进行操作。
14.29.8 5.805
【详解】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9mm,游标尺上第8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8×0.1mm=0.8mm,所以最终读数为:29mm+0.8mm=29.8mm;
[2]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5.5mm,可动刻度为30.5×0.01mm=0.3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5mm+0.305mm=5.805mm.
15.0.617mm; 10.670cm; 欧姆调零; 70Ω;
【详解】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5mm,可动刻度读数为11.7×0.01=0.117mm,所以最终读数为0.617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6mm,游标读数为0.05×14=0.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6.70mm=10.670cm;
(2)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倍率的电阻档后,应先进行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由图所示可知,测量结果为7×10=7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