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我的五样》课件(苏教版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1-3-2《我的五样》课件(苏教版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08 20: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师生对话
现代生活如此繁杂,人们随时需要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决定。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个命运。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每个人都希望尽量少走弯路。将决定做得完美一些,少一些遗憾,是所有人的期望。那就是——你到底要什么?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文章《我的五样》,看看对我们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毕淑敏
我 的
五 样
知人论世—与作者对话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现在,毕氏为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本文是毕淑敏新作《心灵7游戏》的第一篇。
基础知识积累
一、生字:
斟酌 奢侈 斓 榷 甄 攸 冢 啻 瞠 濡 犄
二、词语解释:
斑斓 妥帖 纤巧    顿挫 奢侈 商榷
初读--与文本对话之理清层次结构
全文共4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了测验的题目。
第二部分(2-17段):叙写了作者选择的过程、原因和结果。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4):交代了前三样的选择。
第二层(5-7);交代了选择鲜花的原因。
第三层(8-17);写选择笔的原因
第三部分(18-41段):记叙了作者舍弃的过程。
第四部分(42-45段):归纳这次测验,表明自己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析读—与文本对话
难句
1、“这种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像一个渐渐缩窄的闸孔,将激越的水流凝聚成最后的能量,冲刷着我们的纷繁的取向。”
(本句用了一个形象恰切的比喻,表达出了作者经过一系列的痛苦选择之后激越的心情,她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经得住任何考验的,她是最强劲的最坚定的。这里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升华,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挂着露滴的鲜花……陪伴我的天涯。”
(是因为鲜花代表爱)
难句
3、“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般单纯而明朗。”
4、“我细心收起自己是那张白纸,……剩下的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生命存在是意义之后,感到了轻松和兴奋)
(明白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就只有为此努力了)
探 究—与作者对话
第18至41段
1、抓住舍弃时心理过程。
2、弄清一个个舍弃的原因。
3、明白作者最终的选择说明了什么。
4、体会作者的人生价值观。
5、反思自己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品读与文本对话—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特点:
1、新颖的创作安排。
2、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
3、运用生动妥帖的比喻
自我对话--思索人生
1、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又是什么呢?
2、写下你的墓志铭 ------在生命遭遇突发危险,就要猝然截断的时候,一生浓缩成一部几十秒的VCD,在你的脑屏幕上急速放映。亲人像走马灯似的在你面前闪过,你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话说?
3、生命线 -------你的坐标线上,把你这一生想干的事,都标出来。如果有可能尽量把时间注明。视它们带给你的快乐和期待的程度,标在线的上方。如果它是你的挚爱,就请用鲜艳的笔墨,高高地填写在你的生命线最上方。
请记住:人生不能拥有世上的一切,在有限的珍藏中,你的选择就是你生命意志的支点。请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师生对话
类文赏析
       选 择
  他本在一家外企工作,一次意外,使他的双眼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而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每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
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样,身体好不好……他好象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几天来,他应父亲的事寝食不安。挨到星期天,他有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的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的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是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