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篇目
《劝学》(荀子)
《师说》(韩愈)
《赤壁赋》(苏轼)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学习文言文的总体要求
诵读
理解
背诵(默写)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放声反复诵读
把握作者的观点、思路
探究质疑
梳理、归纳知识要点
参照译文 化整为零 手抄心记
试一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
是故 ,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吾师道也, ?
,凌万顷之茫然。
其声呜呜然, , 。
哀吾生之须臾,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 。
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纵一苇之所如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羡长江之无穷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逝者如斯夫
知识要点
通假字
常见实词和虚词
一词多义
古今异同
词性活用
文言句式
翻译
“之”的用法:
古之学者必有师
故为之文以志
吾从而师之
吾欲之南海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马之千里者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的
代词,这
代词,他
动词,去
助词,取独
音节助词,不译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的标志
连词“而”的用法:
蟹六跪而二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觉而起,起而归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吾尝终日而思矣
锲而不舍,金石右镂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表并列关系
表递进关系
表承接关系
表转折关系
表修饰关系
表假设关系
表修饰关系
翻译
总体要求:对 补 调 顺
对:原句中重点词语要有对应解释,体 现直译的特点。
补:补出原句中省略的成分。
调:调整语序,使译句符合现代汉语的 习惯。
顺:在上述三点基础上,再作适当润色, 添加一些必然的词语,使译句更加 流畅通顺。
示范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治疗没有生病把作为功劳(对)
医生喜欢治疗没有生病(的人),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补)
医生喜欢给没有生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亡:逃跑
B若所追者谁 若:你
C何奇之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D王必欲长王汉中 王:王爷
2.与“上不我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D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②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韩信考虑:萧何等人已多次向刘邦推荐过自己,而刘邦却不重用我,于是就逃跑了。
逃跑的将领(多得)要用十来计数,你都不去追,(唯独)去追韩信,这是骗人的谎话吧。
大王如果只是想在汉中长久称王,那就用不着韩信;如果要争夺天下,那除了韩信外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事的人了。
“之”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译作“他”(他们)“它”(它们)。
“之”也可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作“这”。
“之”还可以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例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之”作动词用,后面往往跟一个名词(地名)可译作“去”“到”。
例如:
辍耕之陇上
送孟浩然之广陵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吾从而师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时不我待
其他宾语前置情况
例如:君子自强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