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八单元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7 09:2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品味诗歌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诗歌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发挥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准备: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号称是“诗歌的国度”无论是《诗经》、《楚辞》为中国诗歌开创了现实或浪漫主义的源头,还是唐诗宋词将诗歌的艺术成就推向了最高潮,中国诗歌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朝代的更迭不断变化着。而我们必修二第二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是唐代近体诗产生前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节点。那么,到了东汉末年,诗歌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呢?今天我们通过古诗十九首的选篇《涉江采芙蓉》的学习来看一看东汉末年文人诗。
二、背景介绍
师:首先,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东汉末年,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时期?
生:战火纷争、动荡不安的时期
师: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自汉武帝起,汉代设立了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掌管音乐和采集民间诗歌,是哪个机构?
生:汉乐府。
教师开始补充背景: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群雄并起的时代,有许多人,他们社会地位不高,但有着一定的学识,他们走出家乡,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在文学上,一些人先是模仿汉乐府搜集的五言民歌,后来渐渐脱离模仿的痕迹,开始自行创作五言诗歌,这就是东汉末年五言诗文人化的过程。这些人写的诗歌多表达了离乡之后的离愁别绪,情感上低落沉重,语言质朴但是善于融情于景,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由于作者不可考,南朝萧统将十九首这样的时候编入中国现存最早诗歌文集,合称《古诗十九首》。而这十九首诗歌,就是乐府诗歌文人化的标志。
不仅如此,还有两部著作,对《古诗十九首》进行了极高的评价。《文心雕龙》中说,它是“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那么,《古诗十九首》为什么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呢?
三、诗歌朗读
1.朗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
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2.齐读,并了解诗歌大义
3.明确诗歌大义
4.思考问题:为什么要送花?为什么要送芙蓉花?
四、意象分析
(一)为什么要送花?
明确:以花草赠给亲朋好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表达对亲友的关怀、思念。同时,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因此可以寄托不同的祝福。
板书:送花表达关怀、思念,寄托祝福。
(二)为什么要送荷花?
请学生回答后,师总结“荷花”这个意象。
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特点:品质高洁
晓出净亭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特点:景色秀丽
西洲曲
南朝乐府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特点:情感真挚
板书:荷花:美好的品质、景色、情感。
问:那么,在这首诗中,荷花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芙蓉谐音夫容,指对丈夫的死你那。
问:既然是女子采荷送给丈夫,丈夫远去,因此睹物思人,那么是一首思妇诗?
可是第三句,“长路漫浩浩”,一般远行者都是游子,因此这是一首游子诗?
五、分析手法
1.明确:造成这首诗歌既像思妇诗又像游子诗的原因,是运用了悬想法。
悬想法:对某种未知情状作设想或悬拟的手法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叙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叙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
2.对比学习:老师将这首诗中的悬想法的内容进行抽离,请大家对比原诗:
示例一: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倚舟盼归期,归期何人告?
惟愿君同心,忧伤以终老。
示例二:
故地多芙蓉,兰泽尽芳草。
奈何硝烟起,背井行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离居不得归,忧伤以终老。
明确:悬想法使得这首诗从一个人的单相思,变成了相思。从而加深了感情。如诗歌最后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运用悬想法之后,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二人的同心,而二人同心却要离居的残酷事实就显得更加悲伤。从而映衬了忧伤到终老的悲痛。
3.再举一例,学习悬想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在诗中说,一个人远在他乡,对于当地来说自己只是一个过客。到了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想念家中亲人。他的家乡有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草的习俗,而对于家里人来说,自己的离去也是一种遗憾。因此,他将一首普通的游子思想诗写成了家乡思游子。这样的虚实结合就使得情感更深。
板书:悬想法的好处虚实结合,增强情感。
4.明确主人公
教师观点:在东汉末年,有一个游子,为施展自己的抱负离开家乡,他想到远在家乡的妻子也十分想念他,为他采下了一朵芙蓉花,而自己看看故乡却是遥不可及的。
不仅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其实主人公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人公 采莲者 望乡者
闺妇 (实写)闺妇(想象)→ (虚写)游子
游子 游子 游子
游子 (虚写)闺妇 ←(想象)(实写)游子
游子(虚拟“女子”) 闺妇(想象)→ 游子


这就是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它常常以精微的笔触传达丰富的意蕴,仿佛一抹微云,却能引你想象天空的辽阔。
六、作业设计
用悬想法的方式也一首诗给你的初中好友,以表达思念之情。
七、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问题一:送花表达关怀、思念,寄托祝福。
问题二:荷花:美好的品质、景色、情感。
悬想法好处:虚实结合,加深情感
八、教学反思
优点:本课整体上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的基本要求。学生反应较好,有占有一定比重的课堂互动。
缺点:在课程设计上,十分想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交代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和特点,但将这部分加在导入之后,开始之前又显得有些繁杂,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和表述方式,还存在改进空间。对于悬想法的学习这一方面,达到了目的,但是在课堂表述上还是有些复杂,不够简单明了,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的地方。作业布置的初衷是学以致用,将悬想法进一步的落实和巩固,但是学生普遍反应作业难度大,同时检查作业发现完成质量不高,这是高估了学生水平,没有立足于学情导致的,因此在今后布置作业时要更加用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