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苏联】肖洛霍夫
1941年6月22日拂晓, 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动用了190个师的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3410辆坦克,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妄想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苏联人民奋起自卫,反对法西斯德国的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了。
关于苏联卫国战争
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战士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兵临列宁格勒城下,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城内饿死近70万人。
城市和村庄毁于一旦
斯大林在1946年说,卫国战争中苏联损失700万人。此后不久,苏联官方又宣布损失1500万人。赫鲁晓夫公布的数字为2000万人。据统计,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损失的军民总数为2700万—2800万人。
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作为随军记者曾参加四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悲剧,其母亲就是当敌机轰炸他家乡维辛克镇时在家门口被炸死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静静的顿河》;小品文《考验》、《钦差大臣》;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其中肖洛霍夫花了14年时间完成的142万字《静静的顿河》,因为“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代表着一种纯粹的俄罗斯通俗传统”而荣获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
分析文题:
一个人的遭遇
?
?
索科洛夫
逃出战俘营
妻女遇难
找到儿子
儿子阵亡
认养孤儿
梦见亡灵
家里没有回信
逃出战俘营
发愁,寝食难安
妻女遇难
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
重归故里
难受极了,穿心的悲痛
找到儿子
喜气洋洋,憧憬未来
儿子牺牲
激动极了
眼泪在心里干枯
心里好像有样东西断裂
情节
情感变化
悲
重点分析
乌留平斯克——领养儿子凡尼亚
作者围绕着这个情节细化出了哪些事情?
认养凡尼亚
家中的生活
离开乌留平斯克
父子分别
人物体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重点分析
索科洛夫
忠厚质朴
心地善良
坚忍不拔
凡尼亚
单纯机敏
天真可爱
热爱生活
饱经战火的磨难,无法摆脱战争给心灵带来的巨大伤害,无法摆脱战争给心灵带来的巨大阴影
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 方面分析人物;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方面。
如何揣摩人物形象?
方法点拨
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揣摩:
第二、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第三、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第四、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主题的升华
通过二战家庭的悲剧,揭露了战争给人的生活、心灵造成的巨大伤痛,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这就是:一个人的遭遇?
这就是:千千万万普通苏联人的遭遇?
这就是战争中所有人的遭遇!!
战争
看看死伤的百姓
看看离散的家庭
看看可怜的孩子
图为一位母亲和孩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1100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