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下散步
----作者的行踪
作者的行踪: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四周
1.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
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
步呢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心里颇不宁静
本文文眼
2.朱自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
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
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还没有掌
握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
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 势,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时代背景:
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他找到宁静了吗 认真阅读课文4—
6段,看看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写月色,写荷塘四面的
荷塘
月色
四周
荷叶、荷花、荷香、荷水
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
树色、灯光、蝉蛙声
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语言形象生动,景物形象逼真,你能说说其中的技巧吗?
(修辞、叠词、动词)
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
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叶子,有一种舒展、旋转的美。荷叶本是静的,作者想像它是动的,这是以动写静,以虚写实。
用写女子姣美神态的词来写荷花,
赋予荷花生命的活力和感情,拟人手法
写出了荷花的情态美。
用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用“歌声”比“清香”,“名曲”比“光与影”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感觉的印象,即“感觉的相通与转移”)而这样的感觉也只有在静静的月夜下才感受得到,就更突出了宁静的氛围。
以“流水”喻“月光”,用“泻”而不用照,
写出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景象,化静
为动,有动感美。
用“浮”不用“升”,像“梦”,分别表现了雾的轻飘柔美的的姿态,有状态美。
叶子与花在“牛乳中洗过”,写出了叶和
花洁白而鲜艳,有色彩美。
朱自清看到的景构成的画面给人一
种什么样的感觉?
----朦胧、静美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朱自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宁静的荷
塘月色呢?
----心情好,兴致高
朱自清有没有得到宁静呢?是不是
真正的宁静?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得到宁静,不是真的宁静
树色“阴阴的”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月光淡淡的,好像作者的心头也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灯光“没精打采的”毫无生气。蝉声蛙声的热闹更衬出了“我”心境的不宁静,有淡淡的哀愁。作者还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宁静。
以乐景写哀情
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
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
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
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
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
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作者的行踪: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四周
心里颇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A:语言技巧的运用
1.自然清新新颖,不欧化;
2.遣词造句准确,贴切 比喻、通感、叠词:”轻轻”、”悄悄”、“曲曲折折”、“田田”、“阴阴”等。
B:融景于情,即景抒情。
写作特点:
作业:
1.背诵课文4—6段。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
段写景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