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执笔: 审核:
内容: 3.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课型:新授 时间:2012年 月 日
年 班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了解近似数,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热情,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会准确的按要求取近似数
学习难点: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用“准确数”或“近似数”填空:
1、我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这个数是 ;
2、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 295 330 000人,则这个数是 ;
3、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共取得了32块金牌,占据金牌榜第二位,这两个数据分别是 .
预习效果: (较好、好、一般、较差)
4、一棵10米长的杆子,你能平均分成三根吗?每根应多长?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90—91页完成下列内容:
(1)精确数与近似数:实际问题中,与之相符的数就是精确数.有些通过 、
而得到的数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另一方面,往往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准确,这种由
得到的数或大约估计的数成为近似数.
(2)精确度:一个近似数 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 .精确度是指精确的程度,常用精确多少或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表示.
(3)近似值的取法:用四舍五入按精确到哪一位要求取近似值时,一般只考虑精确到那一位后面的紧跟的一位是舍还是入,二这一位后面的其他数都不予考虑,全舍去.
2、小组合作:
例1、下列各问题中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
(1)小明的身高170cm;(2)数学书一本5.05元;(3)“十一”黄金周游千岛湖的旅客达到22万人;(4)七年级共568个学生;(5)温度计显示今天最高气温28.7℃
练习: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七年二班有45人;(2)我们的数学书有261页;(3)一个笔记本卖3元,我们班有47位学生,每人买一本大约共需要150元;(4)某同学身高约1.58m;(5)中国有13亿人口;(6)珠穆朗玛峰高出水平面约8 844.43m.
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57.364(精确到0.01) (2)0.743(精确到十分位)
(3)6.96(精确到十分位) (4)65 432(精确到百位)
例3、下列各数精确到哪一位?
216.58亿 50万 1.395×105 3.10×106
练习:
1、小明量的课桌高为0.685米,请按下列要求去这个数的近似值:
精确到百分位;(2)精确到十分位;(3)精确到个位
2、下列个数精确到那一位?
(4)3亿 (5)2.60万 (6)9.3×104 (7)2.03×106
三、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与同伴分享,还有哪些疑惑与同伴一起解决。
四、当堂检测
1.(1)小明班有45名同学;(2)今天的气温约为28℃;(3)一辆客车能载40名乘客,5辆车能载200名乘客;(4)晓明身高约为1.68m;(5)世界有50亿人口.
以上问题中出现的数是精确数的有 ,近似数的有 .
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0.85149≈ (精确到千分位);(2)1.5972≈ (精确到0.01)
(3)708.45≈ (精确到个位); (4)0.02137≈ (精确到千分位)
3.小华用最小刻度单位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本书的长度,他量得的数据是9.58,其中 ( )
A.9和5是精确地,8是估计的 B.9是精确的,5和8是估计的
C.9、5和8都是精确的 D.9、5和8都是估计的
4.下列数据是精确的是( )
A.一石激起千层浪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 D.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场6300 km
5.小颖用某种测量工具测得旗杆的长为13.025米,则小颖使用的测量工具的最小单位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6.下列数中不能由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38.5的数是( )
A.38.53 B.38.56001 C.38.549 D.38.5099
7.近似数5.30所对应的真值a的范围是( )
A.5.295 ≤ a < 5.305 B. 5.20 ≤ a < 5.40
C. 5.295 < a ≤5.305 D. 5.300 ≤ a < 5.305
五、学(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