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雷鸣电闪波尔卡》
学科
音乐
授课班级
五(2)班
授课时数
1节
设计者
所属学校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保持对音乐的兴趣,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签赏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好友爱精神。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雷鸣电闪波尔卡》,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在乐曲中,作者采用其一贯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了二拍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乐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表现大鼓和大镲在乐曲中的音响效果。了解波尔卡的相关文化及作品背景和曲作家。过程和方法:能用自然统一的声音,准确模唱出B段主题旋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地参与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实践活动。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聆听。应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层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声势练习
用不同的动作打节奏Х
Х∣ХХХ|(
拍手、排肩、跺脚、拍腿)
2
听赏乐曲
分段听赏。为不同乐段创编不同的声势动作。哼唱乐曲,记忆乐段旋律。
3
表现乐曲
1、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表现乐曲。(师:大嚓。生:大鼓)2、完整听赏乐曲,并完成导单的填空练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知道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认识波尔卡这种舞曲体裁,体验其音乐情趣及音乐风格。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观看视频、实践体验
教学难点
掌握波尔卡的典型节奏,感受乐曲中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视频导入并进行各种节奏练习和合作练习、声势动作等。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
音乐常规要求,坐姿、唱姿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编号
对应的知识点
学习目标层次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
声势练习
过程与方法
PPT
分段听赏
B
A
提高了孩子们的节奏感
5
自制
2
听赏乐曲
知识与技能
音频、PPT
伴奏录音
E
F
更好的激发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10
酷狗音乐
3
表现乐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音频
伴奏录音
I
G
孩子们根据乐曲的情绪,尽情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10
酷狗音乐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雷鸣电闪波尔卡》
?????????????????????????
???????????????????(奥)约翰.施特劳斯
《?????????????
引子复??????
A
(a)??
三????????
(b)
部??????
B
(c)???????????
图形谱(略)??????
曲????????
(d)
式??????
A
(a)?????????????????????????
(b)??????
??
尾声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实验(实践)课
□练习课
□复习课
□讲评课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导入新课
幻灯片出示谜语
猜谜语
引导
导入
基础知识的介绍:
自读、观赏
直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
听赏乐曲
拍击节奏加声势动作
形象
节奏训练
分段欣赏
哼唱乐曲
图文并茂
听赏乐曲
巩固练习
表现乐曲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表现乐曲
播放音频,更好的表现乐曲
表现
使用打击乐器
尝试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播放打击乐演奏视频,让孩子们更准确的使用好打击乐器
创造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轻声哼唱、使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声势动作!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教唱歌谱及节奏练习!
形成性检测
编号
对应的知识点
学习目标层次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
1
声势练习
为乐曲创编声势动作
2
2
听赏乐曲
分段听赏,熟记乐段主旋律
3
3
表现乐曲
分组(哼唱、声势动作、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形成性评价
活动中既有情节、情绪的对比,又有不同声势之间的变化,利用分段听赏、打击乐伴奏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学生自主与合作,想象与创造的新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总结
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小主人”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大胆、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创造。学生的表现也很出色,真让我暗暗佩服他们的聪明。“人人是创造之才,时时是创造之时”,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拓展教材,丰富学生的想象,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感谢、其他
雷鸣电闪波尔卡导学案
科目:音乐
课型:欣赏
年级:五(
)班
学生姓名:
教师:武艳荣
时间:2018.1
学习目标:
1、
能认识打击乐器—大鼓、大镲。
2、
会赏析《雷鸣闪电波尔卡》
及作品背景和曲作家。
3、
能了解波尔卡的相关文化。
学习重点:
从音乐的各要素赏析音乐作品。
(力度、速度、节奏、旋律、音色)
学习难点:
能听出每一个音乐主题的变化。
学习过程
学
习
内
容
学习方
式
教
学手
段
知识链接5分
1)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写了168首圆舞曲,117首波尔卡,40余首进行曲,其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
《雷鸣电闪波尔卡》等。2)波尔卡:波尔卡:
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其音乐特点是节奏快速、活泼,二拍子,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稍作顿挫。3)
创作背景和动机作品创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热烈欢愉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翩翩起舞,突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大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作曲家在创作中运用了两种打击乐器来分别象征雷鸣和闪电,用弹性的节奏和活跃的旋律象征热烈的舞会场景,给我们刻画出一个无比生动、形象的震撼画面。
自主阅
读
多媒体
自主学习20分
1、完整聆听音乐,整体感知音乐。仔细听辨作品中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雷鸣电闪”的?雷鸣(
)
电闪(
)2、聆听感受第一音乐主题:力度是(
)情绪是(
)3、聆听感受第二音乐主题,与第一主题相比较力度更(1、强
2
弱)
节奏更加(1、紧凑
2、舒展)
使音乐的情绪更加(1、热烈欢快
2、优美抒情)4、聆听感受第三主题:第三主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加入了鼓和镲,请听第三主题,听辨鼓和镲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听到鼓时举左手、听到镲时举右手。5、聆听感受第四主题:倾听第四主题,请问第四主题应运了一些特殊的(
)音,使音乐情绪变得更加轻快。
体验
多媒体
合作探究10分
完整的聆听《雷鸣闪电波尔卡》把乐曲中各主题出现的顺序填完整
引子--
1—2
--
3
--
4--
3--
引子--(
)--(
)---尾声
讨论
多媒体打击乐器
反馈总结5分
观看视频《雷鸣电闪波尔卡》演奏
启发
多媒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