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 18古诗二首 敕勒歌 课件+素材(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 18古诗二首 敕勒歌 课件+素材(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2 20:02:31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古诗二首
部编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第2课时
18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吗?让我们赶紧走进诗歌《敕勒歌》。
资料袋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
二、课文朗读
认真听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把你觉得不理解的诗句画出来。
播放课文朗读
三、学习生字








lǒng

gài

cāng

máng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加一加:
艹+仓=苍
里+予=野
表示尖顶小屋般的稻草。
象形识字: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阝”略高,“阝”的起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月”的“丿”从竖中线起笔,撇尖穿插到左下方。
yīn
部首:阝
组词:阴云
阴天
音序:Y






书写指导:
“艹”窄、扁,“仓”宽、大;“仓”上面的撇、捺相交于竖中线左侧,收笔撇低捺高。
cāng
部首:艹
组词:苍白
苍老
音序:
C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形帐篷,用毡子做成。




四野:广阔的原野。




四、整体感知
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诗歌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
《敕勒歌》描写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景色。
自由朗读《敕勒歌》,思考:敕勒川位于什么位置?
四、整体感知
五、品读诗歌
敕勒川,阴山下。
高耸的阴山的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敕勒:
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川:平川、平原。
阴山: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继续朗读《敕勒歌》,思考:
1.诗歌描写天空的形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描写天空的苍茫、原野的辽阔用了什么方法?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穹庐(qióng
lú):
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
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野茫茫。
用叠词的形式,极力形容天空之辽阔、高远,原野之碧绿、无垠。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形容没有边际。
深青色。
再读《敕勒歌》,思考:
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读“xiàn”,同“现”,出现。
朗读指导
敕勒川美丽富饶,牧民的生活其乐融融。朗读时要读出喜悦之情。
敕勒歌
敕勒
川,阴山
下。
天似
穹庐,笼盖
四野。

苍苍,野
茫茫,
风吹草低
见牛羊。
诗歌主题
本诗描写了大草原辽阔苍茫、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拓展延伸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词义填空。
“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如,天苍苍——天空蓝蓝的,白发苍苍——头发(
)的;野茫茫——原野没有边际,大海茫茫——大海(
)。
白白
没有边际
2.填一填。
(1)敕勒川,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下
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川
天空
苍苍
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茫辽阔
壮丽富饶
草地
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