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 《噢,苏珊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 《噢,苏珊娜》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12 22: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音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三课
《噢!苏珊娜》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通过以歌唱为主,以聆听、对比、律动、节奏声势为辅的多元教学手段;并以不同语言的《噢!苏珊娜》歌曲音像和音响资料的感知、欣赏,为学生营造多元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获得课堂实践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运用听觉、视觉和肢体律动,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了解、感知、唱好乡村音乐歌曲,并享受学习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的肢体语言创作结果。
我的设计是以歌唱为主线贯穿全课,将以上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串联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友谊,懂得关心朋友,珍惜友情。
2、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和友情价值观。
(二)知识与能力:
1、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2、有感情的、准确的、充满自信地歌唱《噢!苏珊娜》
(三)过程与方法:
1、由发现美到感受美再到表现美,层层递进。
2、在教学上采用聆听、对比、跟唱、观看的形式,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
三、教学分析
本课教材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好朋友”的第二课,歌曲为美国乡村音乐,歌曲给人一种轻松、热闹的感觉。本课旨在让学生体会乡村音乐的风格,通过聆听引导学生了解乡村音乐。
学习者是三年级的学生,即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爱说、爱玩、爱表演,好奇心大,表现欲望高,模仿能力强。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基本要素来分析音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牛仔帽
吉他
图谱卡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唱好乡村音乐风格的歌曲。
难点:1、准确掌握弱起拍的唱法。
2、高音演唱音准的把握。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旅行美国西部风光。
观看
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好奇。
以谢谢迈克为由引学生做发声练习。1
2
|
3
5

6
|
5
3

2
|
谢谢








3
3
2
2
|
1
·
║迈

谢谢

发声练习
从从节奏入手,为新课堂内容做好铺垫
导入
1、英文原版《噢!苏珊娜》。
学生聆听声势伴奏
从原版音乐导入,自然引入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
2、简单介绍乡村音乐特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初听感受
聆听歌曲《噢!苏珊娜》,说说你们对歌曲的理解?
聆听歌曲学生描述歌曲情感
增进对乡村歌曲的了解,更真切的感受乡村音乐所带来的氛围。
再次聆听《噢!苏珊娜》用“la”随音乐模唱说说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相同的节奏。、弱起拍
1、聆听歌曲2、学生律动3、分小组讨论,用颜色笔完成相同的节奏。4、讲解弱起拍。
通过聆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乡村音乐,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打下基础。并通过寻找相同的节奏把教学内容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
3、再次聆听
情感体验
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友谊,对音乐情感有正确的感悟,浸染学生纯真的心灵,懂得友谊的珍贵。为接下来歌唱铺垫。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

歌曲教唱
1、出示歌曲相同节奏部分的歌词。
读节奏(注意弱起拍要轻快)××|××
×·×|
××
×·×|××
××|×·|2、朗诵歌词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归纳音乐,并能在老师的引领下更深入体验乡村音乐的风格。让学生在观察、自己动手当中去辨别A、B两部分音乐的异同点,进而推进在音乐基础上的情感升华。3.通过肢体语言、直观教学,能使音高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在准确的音高下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弱起拍的演唱。掌握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引导学生诵读歌词
3.跟钢琴试唱。
演唱
寻找旋律的异同。
1、仔细观察2、动手给旋律补充完整。
4.再唱《噢!苏珊娜》提问: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轻声演唱并思考歌曲的情绪。(轻松、随意、活泼)
在前面层层的铺垫下,进行难点解决
3
5

6
|
4
4
|
6
6
6
|注意La音高的音准。弱起拍
1、声音要求:①、轻声歌唱,避免喊歌。②、做到由情绪带动声音,注意声音位置。2、弱起拍练习。
6.再次演唱歌曲。回想乡村音乐的风格。
有情感的演唱
深入
体验
游戏:律动展现乐句。
听钢琴逐个传递牛仔帽,音乐起就传,音乐停就停,帽仔落在哪个小组上,哪小组就来演唱刚才那一句。模仿、体验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认知音乐乐句。既能让全体同学参与其中,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了乐句。并且能更直接的体验牛仔的特色。
2、模仿牛仔的样子,边唱边随节奏做弹吉他的动作。
3、再次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拓展升华
1.欣赏黑鸭子合唱《噢!苏珊娜》谈话:歌曲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这就是音乐人进行二度创作的效果。
聆听歌曲讨论交流
让学生感受同一首歌曲不同演唱形式所带来的效果,让学生更纵观地感受乡村音乐的淳朴、浪漫、抒情优美,以音乐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乡村音乐、对朋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有新的了解,希望大家以后珍惜友情,关心朋友。更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但要关注美国的乡村音乐,也要关注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
聆听
主要是告诉学生,要珍惜同学之间的感情,做人更不能忘本。生为中国人就不能学了外国的乡村音乐而忘了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
八、教学反思
《噢,苏珊娜》是一首带有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歌曲,情绪生动、跳跃,曲调素材精炼,易唱,易记,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全曲只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
。音乐的不断重复,但丝毫没有单调、乏味之感。也就这种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之中呈现出起伏,更能体现歌曲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在教学当中,
我着重让学生体会、感受多元的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特点,从不同的音乐版本、多方位去帮助学生了解乡村音乐;还利用肢体语言、图像、律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去解决各个教学难点,从而完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从一开始的发声练习就要以歌曲的节奏、旋律为载体,为歌唱教学铺垫。
1
2
|
3
5

6
|
5
3

2
|
3
3
2
2
|
1
·































2、欣赏原版的英文歌曲《噢!苏珊娜》开始,让学生体乡村音乐所带来的氛围效果,感受美国乡村民谣风格的歌曲热情、随意、轻松的情绪。这也是利用学生的熟悉导入新课堂打下兴趣基础。
3、聆听歌曲《啊,苏珊娜》,找出歌谱中相同、不同的旋律,并在教师指导下诵读歌词,学唱歌曲,突出附点节奏和弱起小节的学唱及高音的音准把撑。利用肢体语言来提醒学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欣赏二度创作由黑鸭子演唱的《噢!苏珊娜》学生再次感受随意、自由、奔放的情绪。另外,学生可随音乐自由演唱,做到随意、放松,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
一节课总有那么一点缺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也很聪明,但在最后跟音乐伴奏演唱时表现出稍快了点,音准也有欠缺,很多学生还是唱不准这首歌曲最高的音La,这也是我们以后在课堂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课堂的每个环节要做得更仔细,更合理、更细腻。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