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HK版
八年级上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见习题
1
2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液体体积;固体体积
(2)相平
新知笔记
C
D
1
2
3
答案呈现
71.6
C
C
4
5
6
D
BD
7
8
9
C
10
100;2;乙;10
22;22;14
BC
大;大;小
11
12
1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见习题
14
15
B
1.托盘天平的使用:
(1)一放: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__上。
(2)二调: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再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等),此时横梁平衡。
水平工作台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3)三称: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盘,用镊子向_____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平衡。称量时,不能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4)四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________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之和。读取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时,应沿游码________侧读数。
左
右
总质量
左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量筒和量杯是用来直接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也可以用来间接测量__________。
(2)使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要注意: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________,否则测量结果不准确。
液体体积
固体体积
相平
1.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这时应(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游码向右移动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点拨】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节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右侧,则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答案】C
2.【2020·呼伦贝尔】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使横梁静止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D
3.【原创题】用标尺刻度最大值为5
g的托盘天平称量质量约为36
g的物体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右盘内添加的砝码是( )
A.30
g、5
g、1
g
B.1
g、5
g、30
g
C.20
g、10
g、5
g、1
g
D.20
g、10
g、5
g
D
4.【中考·云南】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点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图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则物体的质量为m=50
g+20
g+1.6
g=71.6
g。
【答案】71.6
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该同学在天平使用中存在错误,其中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与砝码放反了
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砝码直接放在桌面上
6.【2021·潍坊期末】要求较准确地测出86
cm3水,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中选出合适的量筒( )
A.量程50
mL;分度值是1
mL
B.量程100
mL;分度值是2
mL
C.量程100
mL;分度值是1
mL
D.量程200
mL;分度值是2
mL
C
7.如图所示的量筒,其量程是________mL,分度值是________mL。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把某物体放入该量筒中(如图乙),
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cm3。
100
2
乙
10
8.如图甲所示,量筒里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
mL,合________
cm3,在量筒中放入被测固体后,液面如图乙所示,从量筒中的液面位置
变化可知被测固体的体积
为________
cm3。
14
22
22
9.【多选题】下列关于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测量腐蚀性固体时,必须迅速完成测量以免固体腐蚀托盘
B.天平使用前游码未归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结果偏大
C.如果砝码因为使用不当磨损,则用该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测量结果偏小
D.如果游码因为使用不当磨损,则用该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测量结果偏大
【点拨】托盘天平测量腐蚀性固体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故A错误。游码未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就将横梁调节平衡,在此基础上,再放好物体加减砝码、移动游码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就不是从零刻度线处开始,而是从原来停放的刻度线处开始,这样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增加了,测量结果偏大,故B正确。如果砝码因为使用不当磨损,则用该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测量结果偏大,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10.【2021·江苏月考】用托盘天平测量一粒米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先测量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一粒米的质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C
11.【多选】关于量筒和量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都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都没有零刻度线
B.两者的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C.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平行
D.量筒壁上的刻度单位是mL,即立方厘米
BC
12.【易错题】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他记得当时用了50
g、20
g和10
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
A.81.4
g
B.78.6
g
C.78.2
g
D.81.8
g
【点拨】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调节游码相当于增加了右边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如果放反了也可以测出质量,此时调节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物体的质量,所以最终物体的质量应该是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因为在称量过程中这位同学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左盘放砝码,所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刻度值,即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刻度值,因为砝码质量m砝=50
g+20
g+10
g=80
g,由图示得游码对应的刻度值m游=1.4
g,所以物体质量m物=m砝-m游=80
g-1.4
g=78.6
g。
【答案】B
13.如图所示,商店常用案秤称量货物的质量。称量时,若在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____;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____;若调零螺丝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____。(均填“大”或“小”)
大
大
小
14.【2020·安徽】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砝码盒中常配备的砝码规格有:100
g、50
g、20
g、10
g、5
g。现要测量一物体的质量(约为70
g)。
(1)调节横梁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的垫圈,指针就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当放入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把游码移到横梁左端零刻度线,调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
取下5
g的砝码,移动游码
15.测盐水的质量,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A.把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
B.旋动天平横梁两端_________,使指针正对分度盘中央。
C.把盐水装入烧杯,放在天平________盘,右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________,使天平平衡,读出质量m。
D.取下砝码放入________内,整理好仪器。
E.把空烧杯放在右盘,在左盘先加小砝码再加大砝码使天平平衡,读出质量m0。
水平
平衡螺母
左
游码
砝码盒
(1)将步骤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哪些步骤错误,错在哪?
步骤E错误;应将空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砝码,而且应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添加砝码。
(3)遗漏的重要步骤是什么?
(4)改正、补漏后合理的操作顺序是什么?
步骤B有遗漏;应将游码先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再调节平衡。
ABECD。(共31张PPT)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HK版
八年级上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1
2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笔记
3
天平;量筒
见习题
见习题
1
2
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1)左 (4)1.1 (5)偏大 (6)牛奶
见习题
4
5
6
见习题
7
C
1.实验原理:ρ=________。
2.实验方法:间接测量法。
天平
量筒
1.【中考·盘锦改编】某同学
捡到一个金属螺母,为了
测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
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左调节____________。
【点拨】由图甲知,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较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平衡螺母
(2)把金属螺母放在天平________盘中,并用________向另一侧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质量是________g。
【点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金属螺母的质量:m=20
g+20
g+10
g+3.4
g=53.4
g;
【答案】左;镊子;53.4
(3)在量筒中装入20
mL水,用细线系住金属螺母并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是________cm3。
【点拨】由图丙知,金属螺母的体积为
V=26
cm3-20
cm3=6
cm3;
6
(4)金属螺母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8.9×103
2.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
g/cm3~0.93
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
g/cm3~0.95
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
g。
零刻度线
右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cm3。
56.2
50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由此,小红判断该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0.924
合格
偏大
3.【2020·黔东南州】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的自来水密度进行了测定: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实验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14.8
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_g。
右
平衡螺母
60
54.2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自来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4)在向量筒倒入自来水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自来水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1×103
偏大
4.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
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1)在量筒中倒入20
mL水。
(2)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对应示数为________mL。
(3)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g。
40
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右
157.8
(4)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该实验测得的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7.89×103
偏大
5.【中考·岳阳】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点拨】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左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
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
(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1.1
(5)若操作第(3)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点拨】将少量的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的体积偏小,测得的牛奶的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小,测得的牛奶的密度偏大;
偏大
(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_______的杯子。(ρ水=1
g/cm3)
【点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水和牛奶的体积相同,牛奶的密度较大,牛奶的质量较大,相同杯子的质量相同,故装满牛奶的杯子总质量较大。
牛奶
6.【2021·哈尔滨期末】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的__________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使天平平衡。
左端零刻度线
左
(2)将蜡块放在天平______盘中,当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蜡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蜡块放入盛有50.0
mL水的量筒中,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读得量筒的示数为60.0
mL,则该蜡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计算得出蜡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左
8.4
10.0
0.84×103
7.【中考·恩施】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块,在水面位置标上标记;取出石块,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
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石块的体积;③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会( )
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
C(共30张PPT)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HK版
八年级上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大;小
1
2
3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不同;相同
新知笔记
D
D
1
2
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B
450;500;50
4
5
6
2.3×103;陶瓷
D
7
8
9
B
10
见习题
D
A
4
11
12
13
答案呈现
250
cm3;0.65
kg
(1)等于;116;4.31 (2)0.19 (3)20
14
15
1.8;不能
1.通常说来,固体的密度最______,液体的密度较小,气体的密度最______。但也有例外,如:汞的密度就大于大部分固体物质的密度。
大
小
2.同种物质的密度也可能________,如:水和冰。
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也可能________,如:煤油和酒精。
不同
相同
3.密度知识的应用
(1)求密度:ρ=________,鉴别物质。
(2)求物体的质量:m=________。
(3)求物体的体积:V=________。
ρV
1.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ρ/(kg·m-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D.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D
2.一把汤匙的质量是18.4
g,体积是8
cm3,则这把汤匙的密度为________kg/m3。根据如下密度表,可知做这把汤匙的材料可能是________。
物质
银
铜
铁
铝
陶瓷
密度/(kg·m-3)
10.5×103
8.9×103
7.9×103
2.7×103
2.3×103
陶瓷
2.3×103
3.【模拟·河南】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答案】D
4.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
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
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因为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变大
5.【模拟·北京】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B
6.小明把装有450
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________g,冰的体积是________cm3,此过程中体积变化了________cm3。(ρ冰=1×103
kg/m3,ρ冰=0.9×103
kg/m3)
50
450
500
7.【2021·重庆万盛关坝中学开学考试】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只铁球的质量为79
g,体积为30
cm3。
(1)通过计算回答: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如果是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3)如果在空心处充满水,则整个球的质量是多少?
解: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空心=V-V实心=30
cm3-10
cm3=20
cm3。
如果在空心处充满水,则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空心=1
g/cm3×20
cm3=20
g,
整个球的质量为m总=m铁+m水=79
g+20
g=99
g。
8.【2020·呼伦贝尔】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D
9.劳技小组在实验室用一份体积的水和三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而成消毒液。已知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已知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偏小。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恰好等于0.8×103
kg/m3
B.略微小于0.85×103
kg/m3
C.恰好等于0.85×103
kg/m3
D.略微大于0.85×103
kg/m3
两种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略小于4V,
因此消毒液的密度略大于0.85×103
kg/m3。
【答案】D
10.【中考·扬州】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
g
B.4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
g
C.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
g/cm3
B
1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D.小兰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5
kg(空气密度约为1.29
kg/m3)
A
12.一个最多能装1
kg水的瓶子,用它装硫酸最多能装________kg,它________(填“能”或“不能”)装下1
kg的煤油。(已知硫酸的密度是1.8×103
kg/m3,煤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答案】1.8;不能
【答案】4
14.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则水满时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总体积是________
,石块的总质量是
________。(石块密度为
2.6×103
kg/m3)
250
cm3
0.65
kg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环保新材料扮靓世博馆
如图的“冰壶”形展馆——芬兰馆,使用了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修正了纯木材和纯塑料的不足,塑木作为新型环保材料,密度为1.16
g/cm3,计算成本略高于木材,但可以制
成空心型材,加工成各式材料,应用成
本会逐渐降低,成为新材料发展的重点
方向之一。
(1)把一块塑木板材切割为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
m2,厚度为5
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____kg;一辆载重为5
t的卡车可以装载________m3的板材。(最后一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等于
116
4.31
(2)塑木板材是用废纸纸浆和塑料融合而成的,如果纸浆的密度为1.0
g/cm3,假设融合过程中总体积不变,1
m3的纸浆与________m3的密度为2.0
g/cm3的塑料融合才能得到塑木板材。(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现有一块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
cm3,质量为116
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__cm3。
0.19
20(共27张PPT)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HK版
八年级上
第一节 质 量
所含物质的多少;m
千克(kg);103;103;103
1
2
3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托盘天平
4
形状;状态;所处空间位置
新知笔记
C
A
1
2
3
答案呈现
物体;物质;质量
8.2×103;g;不变
A
4
5
6
C
(1)kg (2)g (3)t
7
8
9
C
10
B
见习题
见习题
B
11
12
13
答案呈现
B
(1)g (2)g (3)kg (4)t (5)g
见习题
14
15
16
B
17
见习题
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用符号________表示。
所含物质的多少
m
2.对一个确定的物体来说,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形状
状态
所处空间位置
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换算关系为:1
t=________kg,1
kg=________g,1
g=________mg。
千克(kg)
103
103
103
4.__________是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托盘天平
1.【2020·鄂州】一艘船将一箱质量为100
kg的科研器材从赤道运送到南极,在运送的过程中物体没有损失。则物体的质量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点拨】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空间位置、状态、形状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
C
2.某工厂仓库里堆着2吨塑料泡沫和2吨岩石,二者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泡沫所含物质较多
B.岩石所含物质较多
C.塑料泡沫和岩石所含物质一样多
D.无法比较塑料泡沫和岩石所含物质的多少
C
3.【中考·桂林改编】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冰熔化成水
【点拨】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物体所含的物质减少,橡皮的质量会减少;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位置改变,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形状发生变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试管中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
【答案】A
4.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物质”“质量”“物体”三个物理名词中的一个。
铁锤和铁钉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铁做成的,铁是________;铁锤和铁钉含有铁的多少不一样,铁锤的________大。
物体
物质
质量
5.【2021·无锡月考】2020年,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工程顺利完成,据腾讯网报道,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总质量为8.2
t,合________kg;“嫦娥五号”返回器一次从月球带回了质量为1
731________的月壤;如果用天平在月球上对这部分月壤进行测量,测量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2×103
g
不变
6.下列物体质量的记录中,质量最小的是( )
A.1.19×10-7
t
B.125
mg
C.0.13
g
D.0.000
12
kg
A
7.【中考·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9
t
B.9
kg
C.9
g
D.9
mg
【点拨】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
kg,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即60
kg×15%=9
kg,故B正确。
B
8.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1)
3×105
t=________kg=________mg。
(2)4.2×106
g=________kg=________t。
3×108
3×1014
4.2×103
4.2
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
(1)某中学生的质量是40________。
(2)一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________。
(3)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6________。
kg
g
t
10.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器具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器具是( )
C
11.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__________的示意图,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数字所对应的各部分的名称。
托盘天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梁
指针
分度标尺
平衡螺母
游码
12.【2021·重庆期末】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g铁比100g棉花质量大
B.一根生锈的铁棒,用砂纸把表层的铁锈除掉,铁棒的质量变小
C.一杯水放到冰箱结成冰块,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质量也随着发生改变
D.宇航员把一瓶饮料从地球带到月球上,饮料的地理位置发生改变,质量也随着改变
B
13.【2021·陕西月考】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0.75
kg
B.7
500
g
C.0.075
t
D.7
500
mg
B
14.【2021·重庆万州南京中学开学考试】下列物体中质量为50
kg的可能是( )
A.一张邮票
B.一只羊
C.一枚1元硬币
D.一头象
B
15.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补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________。
(2)一瓶白酒的质量约为500________。
(3)一瓶碳酸饮料的质量约为0.6________。
(4)一辆载重卡车的质量约为15________。
(5)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4.0×10-2________。
g
g
kg
t
g
16.八年级同学去春游时先在高速公路的某路段看到了标志甲,后又在某桥梁边看到了标志乙,好学的同学们很想知道它们的含义,请已学过物理的你告诉他们这两个标志的含义。
图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桥梁的车辆总质量不得超过30
t
汽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不得超过120
km/h
17.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电子秤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据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容易变形
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C(共61张PPT)
HK版
八年级上
全章整合与提升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D
见习题
1
2
3
答案呈现
C
B
(1)左 (2)63.2
4
5
6
C
见习题
7
8
9
(1)量程和分度值(2)DAC;2.9
10
C
C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11
12
1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见习题
A
14
15
16
见习题
C
17
18
19
D
20
体积;0.84×103
密度;体积
见习题
见习题
21
22
2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见习题
24
25
见习题
见习题
26
1.【中考·枣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D
2.1.5×104
mg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
A.电脑
B.课本
C.钢笔
D.中学生
【点拨】1.5×104
mg=1.5×104×10-3g=15
g。
C
3.【中考·自贡】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证明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
(2)简述你的证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平
①将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总质量为m1;②待烧杯中的冰在室温下熔化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③如果m1=m2,则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4.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34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用俯视读得液体体积为15
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 )
A.等于19
mL
B.小于19
mL
C.大于19
mL
D.无法判断
C
5.【2020·咸宁】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计划:
①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②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③在天平的左盘放入小石块;
④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⑤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⑥正确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B
6.【中考·兰州节选】某兴趣
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实
验——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移动。
左
(2)在已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置一个笔袋,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笔袋的质量为________g。
63.2
C
8.实验测量得到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混合液的密度一定为1.25
g/cm3
B.甲的密度比乙小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答案】C
9.【中考·南京】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材料不同。为找出这个球,测得如下数据。
球的标号
A
B
C
D
体积/cm3
5
8
12
18
质量/g
10
20
24
36
(a)
?
?
?
?
(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
(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更加形象直观地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
(3)分析可知,标号为________的球与其他三个球材料不同。
画图像
B
10.【2020·鄂州】物理创新小组在某次实践活动中,采集了一块矿石(矿石不吸水),想测出矿石的密度。
(1)在测量体积之前,要观察量筒的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时,首先要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其中测质量时有一处操作有误,那么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根据所测的数据,算出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点拨】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先将游码归零,调节横梁平衡,将矿石放在左盘,右盘从大到小放砝码,若此时不平衡,再移动游码,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故B错误,则测质量的操作顺序为DAC。
【答案】DAC;2.9
11.【中考·云南】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________g。
3.84
(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粉笔吸水,体积测量值偏小
(3)小王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乙。粉笔的密度为______g/cm3,粉笔用短后密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王看到步骤(3)中量筒内浸在水里的粉笔变长变粗,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粉笔的____(填“虚”或“实”)像。
虚
0.64
不变
折射
12.【中考·山西】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漂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点拨】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答案】水平台;零刻度线;左
(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将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
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_______,茄子块的密度________。(均填“偏大”或“偏小”)
偏小
偏大
13.【中考·辽阳改编】学习了密度知识之后,鹏鹏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mL。
【点拨】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50
mL=50
cm3;
50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鹏鹏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点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由图乙知,指针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右
(3)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
g的烧杯中,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57
1.14×103
(4)鹏鹏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牛奶的密度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点拨】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
g的烧杯中,由于有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所测牛奶质量偏小,导致密度偏小。
小
14.【2020·南京】现有一瓶饮料,小明用托盘天平、烧杯和已知密度为ρ0的金属块测出了饮料的密度ρ。
?
?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2)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读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g;
(3)把金属块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饮料,使金属块浸没在饮料中,在烧杯液面位置做好标记。测出此时瓶和饮料的总质量为m2;
82.4
(4)取出金属块,放在台面上。往烧杯中倒饮料,直至液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___________的总质量为m3;
(5)ρ=________(用符号表示),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瓶和饮料
ρ0
偏大
15.【2020·重庆】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淡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第15题1)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m0=________g;
零
右
32.0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
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________,读出体积V=_______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__g/cm3。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
相平
20
1.15
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
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
g(图A);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
g(图B);
(第15题2)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
g(图C)。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g/cm3,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以上步骤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1
偏大
16.【中考·邵阳】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A
17.【中考·海南】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椰子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椰子油和水______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椰子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体积
0.84×103
18.【中考·江西】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________减小,________增大。
体积
密度
19.一个能够容纳1
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
kg的( )
A.白酒
B.汽油
C.盐水
D.煤油
C
20.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40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
g。已知酒精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的0.8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瓶的质量为250
g
B.瓶子的容积为300
cm3
C.空瓶的质量为100
g
D.瓶子的容积为250
cm3
D
21.【中考·佳木斯】一块质量为20
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不变
20
22.【中考·安顺】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__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答案】0.8;55
23.一个空容器的质量为30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
g。将水倒空,往此容器内装入石子后总质量为90
g,再向容器内注满水后,容器、石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20
g。求:
(1)加入容器内的石子的体积。
(2)石子的密度。
24.一铁球的质量是2.2
kg,体积是0.4×10-3
m
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铁的密度ρ=7.9
g/cm3)
方法二:比较质量
假设球是实心的,求出铁的质量与题目所给的质量相比,若相等则是实心的,若大于题目所给的质量则是空心的。铁的密度ρ=7.9
g/cm3=7.9×103
kg/m3,铁的质量m=ρV球=7.9×103
kg/m3×0.4×10-3
m3=3.16
kg,因为3.16
kg>2.2
kg,所以此球是空心的。
25.【2020·甘孜州】建筑工地需要400
m3的砂石,为了估测砂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砂石,测得桶中的砂石的质量为52
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
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
kg,ρ水=1.0×103
kg/m3。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砂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
000
kg的卡车将砂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26.如图所示,一个溢水杯,装满某液体后的总质量为460
g,放入一小块金属后,溢出了30
g液体,这时溢水杯和金属块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520
g。求该液体的密度。(金属块的密度ρ金=3.0×103
kg/m3)(共28张PPT)
第1课时 密 度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HK版
八年级上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定;不
1
2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见习题
新知笔记
BD
D
1
2
3
答案呈现
A
A
B
4
5
6
见习题
D
7
8
9
0.72;0.02
10
1.2×103;变大
C
2.5;500
(1)用手直接拿砝码 (2)2.7;2.7×103;正比;54
11
12
1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14
4.6
kg;4.6;0.92×103
kg/m3
1.从实验探究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______同的。
一定
不
2.密度
(1)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______表示。
(2)公式:ρ=________。
比
ρ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换算关系是:1
g/cm3=______kg/m3。
(4)物理意义:例如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03
1
m3水的质量为1.0×103
kg
1.【多选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
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C.物质甲的质量大于物质乙的质量
D.物质甲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物质乙的大
BD
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表所示。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解:如图所示。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结论可知,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把这种特性称之为__________。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密度
D
4.【2021·福州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的密度是11.3×103
kg/m3,表示1
m3铅的质量为11.3×103
kg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指的是铁块的质量大于铝块的质量
D.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将变小
A
5.【中考·南宁】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答案】A
6.【中考·湘西】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
g,体积为20
cm3,它的密度是( )
A.0.8×103
kg/m3
B.2.7×103
kg/m3
C.0.37×103
kg/m3
D.2.7×104
kg/m3
B
7.【2020·南充】一杯牛奶有250
mL,其质量为300
g,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提示:加糖后总体积不变)
1.2×103
变大
8.【2021·武威期末】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C
9.【2020·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是甲和
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
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
g
D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
kg的课桌材料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
g,体积为20
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__g/cm3;课桌材料的体积为________
m3。
【答案】0.72;0.02
11.【中考·眉山】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cm3。(ρ冰=0.9×103
kg/m3)
【答案】2.5;500
12.市场上出售一种调和油,桶上标有“5
L”字样,已知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该桶中油的质量是________。当油冷却后变为固态时,油的质量是________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桶调和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点拨】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当油冷却后变为固态时,油的质量不变。
【答案】4.6
kg;4.6;0.92×103
kg/m3
13.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丽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
(1)图甲是小丽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她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丽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________g/cm3=________kg/m3,即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则20
cm3铝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用手直接拿砝码
2.7
2.7×103
正比
54
14.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为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求:
(1)铜线的总体积为多少?
(2)这捆铜线的长度为多少?(共22张PPT)
HK版
八年级上
训练1 物质密度的特殊测量
专题技能训练
(八)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见习题
见习题
1
2
3
答案呈现
见习题
见习题
4
5
6
见习题
7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记为m1;
第二步:在瓶内盛满水,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第三步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其结果m3=_____g。
在瓶内盛满酱油,测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记为m3
47.4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端调。
右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________g。
(3)向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的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27.4
玻璃杯和石英粉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向玻璃杯中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的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填“大”或“小”)。
玻璃杯和水
小
3.【2021·陕西一模】小明在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在使用天平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天平的游码未归零但指针却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他应该先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再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天平横梁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在测量烧杯和液体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操作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刻度线
右
称量物体时移动平衡螺母
(3)改正错误后,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0.2
g,将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后,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4)小明所测得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66
1.1×103
(5)另一位同学只用天平也能测出该液体的密度,他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该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m2;
④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用m0、m1、m2、ρ水表示)。
4.小明同学很聪明,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能测出大理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石、细线和滴管等。
(1)实验过程: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
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到天平
平衡。(如图所示)
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51
cm3。
④用量筒和水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
cm3。
(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筒中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大理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③大理石的密度:ρ石=________g/cm3。
51
51
2.55
(3)小明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测出的大理石密度比实际的小,请你帮小明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水沾在烧杯壁上,会使质量测量结果偏小
5.【2021·长春期末】一次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量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亮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你认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天平平衡。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游码没有移至零刻度处
(3)将烧杯内的水都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4)实验中,测出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kg/m3,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要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10
3×103
小于
6.小王同学为了测量积雪的密度,设计了“将雪踩成冰,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深度进行估测”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冰,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用脚踩后在雪上形成的脚印的深度h,然后利用冰的密度ρ冰,就可以估测积雪的密度。则积雪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和ρ冰表示)。
7.如图甲是仪征捺山地质公园的某种石头,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小明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g;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头多孔,测得的体积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
52.4
2.62
大(共28张PPT)
HK版
八年级上
训练2 密度有关的综合计算
专题技能训练(八)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D
C
1
2
3
答案呈现
C
D
见习题
4
5
6
D
8∶3;2∶3
7
8
9
见习题
10
见习题
BC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比水小
B.体积为2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1
g
C.体积为3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
g
D.当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小
【答案】D
2.某同学在烧杯中装某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及对应的液体体积V,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结合下面表格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1.8
g/cm3
B.查表可知该液体是硫酸
C.烧杯的质量为20
g
D.5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
g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种类
硫酸
水
煤油
植物油
密度ρ/(kg·m-3)
1.8×103
1.0×103
0.8×103
0.9×103
【答案】D
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
?
A.3∶4
B.4∶3
C.2∶1
D.1∶2
【点拨】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推知ρ甲V=2ρ乙V,则有ρ甲∶ρ乙=2∶1。
【答案】C
4.【2021·福州期末】甲、乙两块金属,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5,质量之比是1∶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1∶5
B.5∶1
C.5∶6
D.6∶5
【答案】C
【答案】D
6.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158
g,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50
g水。求:
(1)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有多大?(ρ铁=7.9
g/cm3)
(3)如果有一铜球,质量和体积都和铁球相等,则谁的空心部分大?(已知ρ铜>ρ铁)
7.【2021·无锡月考】冬季里,王凯的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冻豆腐的做法是:将鲜豆腐冰冻保存,食用时解冻,豆腐内的冰会熔化成水并且全部从豆腐中流出,形成有孔洞的海绵状的豆腐,在涮火锅时汤汁就会进入孔洞。王凯的妈妈买来250
g鲜豆腐,体积约为200
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ρ冰=0.9
g/cm3,设豆腐解冻后孔洞的体积和形状不变)
(1)求鲜豆腐的密度。
(2)求冻豆腐内冰所形成的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若涮锅时冻豆腐吸收汤之后,将之完好捞出,其质量变为275
g,求汤汁密度。
【答案】BC
9.2019年7月30日,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次飞行。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2∶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3∶4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该合金部件比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制作时质量减少了50%,则该合金部件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8∶3;2∶3
10.【2021·盐城月考】75%的酒精溶液能很好地消杀病毒。75%是指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占比,每100
mL酒精溶液中,酒精体积为75
mL,水的体积为25
mL。则在100
mL的75%的酒精溶液中,
(1)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酒精溶液的体积V=100
mL=100
cm3,
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中酒精的体积
V酒精=V×75%=100
cm3×75%=75
cm3,
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
g/cm3×75
cm3=60
g。
(2)酒精溶液的密度是多少?
(3)127.5
g的该酒精溶液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酒精密度ρ酒精=0.8×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