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8: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都是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准则,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以落实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设计根本,具体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拼图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阅读教学的实际性、时效性和实用性。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基本理念,课堂任务的设计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提供符合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通过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效果分析
1、背景分析:
本课出自冀教版七年级下册Lesson8: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本单元中心话题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上单元所学的丝绸之路旅行。本课是一节阅读课,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通过马克波罗的人物介绍,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学生们在第一单元中已经了解并掌握了丝绸之路的一些基本词汇,并在前几课中接触和运用到很多动词的过去式,所以接触到本课的话题时并不陌生,学生应该能够利用本课所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达到语言的输出。
2、学情分析:
七年级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他们的模仿和记忆能力特别强,记忆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并习惯于机械性记忆。理解和分析语言的能力较弱。在知识积累方面,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型,对语言学习的热情逐步增加。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一些话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本课通过阅读马克波罗的人物介绍,使学生深入了解到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能够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事件和人物,更能理解历史和政治课所讲述的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图片、肢体语言,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其沉浸于情景中。除此之外,教师要给学生适时而恰当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教师要尽力加以表扬、鼓励,多用积极的鼓励性语言,如“beautiful work”,“good job”,“well done”,“terrific”“I’m proud of you.”“You did it.”等。对于学生表达中出现的错误,不必有错就纠,有错必纠,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目标分析
Objectives: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mos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cquire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by situational language learning.They can improve their knowledge,ability and moral in different levels. This will be achieved by:
(1)saying something about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2)reading in and after class.
(3)improving the cooperative spirit through pair work and group work.
(4)using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more in and after class.
(5)getting to know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 and importance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the teaching focus:
Try to use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ia, age, Europe, journey, king, coal, discover, invent, other,at the age of, be new to.
Talk about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by using the simple past tense.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remember all the target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class.
Student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talk about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because of their limited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the simple past tense.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时间)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从情景的视角进行教学观察
1.warming-up (2min) Sing the phonics song to learn[ei] Teach two new words: age and Asia by the song. Julia Chang Wright once said,“ Phonics is the key to learning English.”外研社出版的《丽声唱学自然拼读》以一种创新形式,将律动明快的歌曲与自然拼读学习相结合。这套教材作为初一语音教学的一部分,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教师采用音乐渲染情景,把学生引入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中,从而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进入文本的学习中。
2.lead-into Prepare the trip to the Silk Road. Give advice. 以学生喜爱的“锦囊”作为课文的线索,把读前、读中、读后巧妙结合起来。 情景教学倡导“情趣”和“意象”。这样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pre-reading
(5mins) Watch the video and do exercise.
Learn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watching. 1.Say the new words by themselves.
2.Teach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采用视听化的情景教学方式学习新词和词组。让单词学习更加“艺术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语境化”。
词汇教学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影音文本有机结合,始终服务于文本教学。 情景教学之感知:影音材料,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借助影音材料,再现文本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情景之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这也证明了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While-reading
(20mins)
Read the text
(15mins) Skimming to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1min)
praise 1.Jigsaw reading(拼图阅读)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为了克服阅读教学中语篇长,单词多等特点,老师把一篇长阅读分解成两个小任务,学生在分头准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教互学,取之所长补己之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Jigsaw reading大大提高了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程度,有助于开展元认知能力。即学生控制、掌握学习过程并随时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情景教学之理解:深入文本,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对于拼图阅读的教学方式很是喜欢,主要就是孩子们相互间有了信息差,他们会乐于他人合作,积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时光轴画面,再现千年前马克·波罗的丝绸之路艰难历程。“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Scanning to know the details.
(2mins)
encourage
Work in pair to finish the timeline.
(5mins)
Encourage,
help and praise!
Read loudly along with the tape.(2mins)
朗读课文有助于增强语感、强化记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英语写作水平、构建正确的英语思维、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 学生们默读课文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所以,老师要借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见文生情”的本事。
Fill in the blanks(4mins)
encourage 落实核心素养,最难的一项就是文化品格的培养。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本课程虽是介绍马克·波罗和丝绸之路,但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在课后的习题练习中,加入了三个标志性人物:张骞(丝绸之路之父)、玄奘(西天取经)和习近平(一带一路),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帮助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情景教学之应用:再现情景,丰富想象,深化情感。
为了更好地运用所学新词和词组,老师创设了新的文本“情景”-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过程。学生们初步、直接地把新授词应用于新文本中。新文本的设置能再现课文的文本内容,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为课文的情感升华埋下了重重的一笔。
Further-reading
(5mins) 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5mins) Encourage, help and praise! 认知维基百科,体验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
与课本知识相衔接,强化所学词汇。
Good readers are good guessers.培养学生利用上下文猜测新词的学习能力。 情景教学之分析:对比文本,明确含义,理清思路。
维基百科中再现了外国人眼中的“Marco Polo”,突出了过去时的运用和新词的掌握。课堂观察显示:学生们能轻松翻译出“马克·波罗不是第一位到中国的欧洲人,但确是第一位留下了详细经历的人。”
文本除了再现课文内容外,更突出了《马克波罗游记》对欧洲探险、文学和制图的影响,为课文最后的输出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ost-reading
(12mins) 1. Write something about Marco Polo or the Silk Road.
2. Group work to check the reading files.
3. Present the best one to the class. Encourage, help and praise! 语言输出选择以阅读卡的形式:小组中偏弱的学生制作的人物介绍卡;中等学生是摘抄卡和信息整合卡;好学生是高级的读写卡(if I were Marco Polo)。即避免了写作练习给学生们带来的压力,又让学生能以轻松的方式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英语。 情景教学之综合:解决问题,特色表达,突出创造。
课堂观察显示:学生对于完成图书卡项目非常感兴趣。把读后写以读书卡的情景呈现,降低了难度,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的输出表达各异,突出学生们的创造力。
小组合作批改作文并展示给同学。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拓展!学生们乐于学习,乐于表达,乐于分享。 情景教学之评价:
理性判断,客观评估,提高思维。小组合作批改作文,学生们客观评估,进行理性判断,促进学生们审辩性思维的养成。
Self-evaluation(1min) Say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loud praise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以动态骆驼承载本课重点单词和词汇,再现千年丝绸之路情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omework
1.Draw a story map of the Silk Road.
2.Better your reading files.
3.Log in and know more about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1.让阅读成为英语学习的一个终身习惯。
2.分层作业,让不同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4.了解维基,拓展思维。English opens the door to the world. 由骆驼到飞机,由课文到维基,由书卡到网络,分层作业的布置激励学生开拓思维,走入世界。最后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激励学生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板书设计
Lesson 8: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age, Asia, Europe, journey, king, coal, discover, invent, other
at the age of, be new to,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布鲁姆曾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本节课中, 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如影音学习、拼图阅读、维基百科、小组讨论和展示等等,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活动中。核心素养的落实,对现在的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活实用性、逻辑严谨性和文化蕴涵性。而当情景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课堂过程中,这种方法的运用就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课堂观察中体现出课堂的生动形象、情知平衡和乐教结合。具体设计说明如下:
在进行情景设置之前,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情景教学导入方案:BBC制作的丝绸之路纪录片,导入的材料与教学任务充分整合,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情景的设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是带着具体的任务,新词和词组的讲解也巧妙地与影音资料相结合,将单调、翻译式、枯燥、机械训练式的单词传授,变成一个有序化、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赏心悦目的情景教学中,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在情景中理解、在实践中运用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
在情景中呈现教学内容:三篇文本资料(课文、课后习题和维基百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英语的感知、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遵循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在输出阶段(制作读书卡)上,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情景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活跃度和积极性。从课堂观察来看,在教学情景的氛围营造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所需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在此积极的教学氛围中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景中,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情景的设置意义和设置特点,最终促进学生的记忆水平和认知能力。
教学反思
1.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凭借,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介体的多要素相互作用、动态生成的一个复杂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要效益”,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懈地追求。本节课贯穿的原则是“重策略指导,轻应试训练”,让功利性阅读成为学生喜爱的“悦读”。坚持词汇教学服务语篇阅读的方针,词汇教学贯穿于阅读中。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自然拼读歌曲、BBC纪录片、国外网站等技术的整合利用,大大强化了情景教学的效果,将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隐为明、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本节课在备课初期,除了深入挖掘文本,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懂弄通,还重点分析了课程标准,着重领会课程标准的意图,将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比较,明确教学内容上的重点和难点。另外精选了辅助的参考材料,让参考资料真正做到生动、有效地服务课程标准和课本的要求。课文精读和课外泛读地完美结合,让整节课层层递进,高效输出。
3. 为了进一步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采用了“拼图阅读”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在分头准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教互学,取之所长补己之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与仅仅是师生互动或一个学生对全体学生的交流模式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并且互动面更广、效率更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今后,我们仍会逐渐推广这种阅读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