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的设计思路
《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内容比较抽象,我想通过制作本节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课件开始通过让学生看实验录像提出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然后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微观解释环节加深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因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等。再通过课件中的一定量的巩固练习,坚强对概念的理解。
流程图
1、界面图 点击屏幕 实验一 点实验二 点击next
2、问 题 点击实验一 点实验二 点击屏幕 点击next
点击解释 点next 步步登高 点击一题
点击二题 点击三题 点击四题
点击next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使用说明
课件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作者: 刘树新
创作平台: flashMX
运行软、硬件环境: 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 x
课件内容简介: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课件的操作:
本课件使用flashmx软件制作,整个课件分“界面”、“提出问题”、“问题探索”三部分。打开课件,会发现版面左方出现 部分,分别按“实验一”、“实验二”、“next”依次点击,可在显示屏上出现不同内容。在进行教学时,版面下方有时会出现按钮,则等上一个画面播放完毕后在按一下按钮,遇到“解释”说明字样,等箭头变成小手后再点击。
黑里寨中学:刘树新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范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让学生知道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直观形象的思维能力.
(4)树立“物质不灭”的辩证统一观点。
(5)逐步养成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方法:设疑,以实验为导向,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讲练结合。
教学仪器:化学仪器、药品、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利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说明什么是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讲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化分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分子→原子 → 新分子 → 新物质
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思考。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讲述:在我们周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其中很多是化学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思考。
作出假设:
(教师活动)讲述: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不会发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①增加②不变③减少
(学生活动)学生猜想、假设、积极发言。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分组讨论(前后4人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
1、将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并带有胶头滴管(事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2、挤压胶头滴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出示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质量没有变呢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小结:微观解释
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发生破裂,分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不会改变,从而提出如下假设: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巩固练习:
一、解释现象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氧化镁大于金属镁的质量,为什么
在双氧水制取氧气以后生成的水的质量小于双氧水的质量. 为什么
二
1.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反应前后 ( )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B.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2.在A+B=C+D的化学反应中,100 g物质A与一定量的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C 120 g,物质D30 g,若要生成C物质30 g,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是 。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B )
① 分子种类 ② 原子种类 ③ 原子个数 ④ 元素种类 ⑤ 分子个数 ⑥ 物质的总质量 ⑦ 物质的种类
A. ①⑤⑦ B. ①⑦ C ②③④⑥ D. ②⑤⑦
本节小结(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的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微观解释
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巩固练习
教学范例
初中化学第一册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高青县黑里寨中学:刘树新参评多媒体网络课件、整合课例登记表
课件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
组别 □ 小学组 □ 高中组□初中组 类别 □网络□多媒体□整合课例
学科 化学 年级(册) 初三 容量(MB. min)
课件作者 脚本制作人 刘树新 联系电话 0533-6765507
课件制作人刘树新 联系电话 13969349532
Email地址 liushuxin@
单位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中学
联系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中学 邮政编码 256306
创作平台 flashMX
运行软、硬件环境 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 xp
内容简介: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3.巩固练习
课件动画处理 □自己制作 用何种软件制作:flashMX 所占整体比例 100(%)□截取 取自何种软件: 所占整体比例 (%)
若课件(课例)获奖,您是否同意整理出版 我(们)在此确认上述作品为我(们)的原创作品,不涉及他人的专利权或著作权。
我(们)同意山东省电化教育馆将我(们)的作品整理、编辑、制作成《中小学优秀多媒体、网络课件集锦》出版.
作者签字:刘树新 年 月 日
若课件(课例)获奖,您是否同意收入《山东基础教育资源网》 我(们)在此确认上述作品为我(们)的原创作品,不涉及他人的专利权或著作权。
我(们)同意将收入《山东基础教育资源网》,推荐给全省中小学教师学习借鉴。 作者签字: 刘树新 年 月 日
课件(课例)版权所有 □ 个人 □ 单位
推荐意见(单位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