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找次品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找次品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3 07: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找次品”方法多样性的过程;
2、能根据给定的条件找到次品,并能借助数字或图形来表示 “找次品”的完整过程,初步学会均分3组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3、在对比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劣性,体验到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找次品的一般方法。
教、学具准备:
表格,作业纸。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一段视频资料,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观看。(播放视频资料:挑战者号发射爆炸。)
生:观看视频。
师:据资料显示,当时是因为航天飞机上的一个小小的橡皮圈的质量不合格,造成这次灾难。同学们了解这段资料后,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想说的?
生(预设):不要小看一个次品,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危害……
师:那看来次品的产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危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次品的问题,而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次品只是在重量上比合格的产品稍微轻一些,或者稍微重一些。(出示表格)下面我们就来找次品。
【设计意图:通过“美国挑战者号失事”动态的影像资料导入,在给眼睛和心灵极大震撼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次品”的危害,感知产品合格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1,出示例题。
师:2000年,国际奥委会对乒乓球比赛进行了修订。有了解的么?
国际奥委会规定:比赛用乒乓球的直径是40毫米,质量是2.7克。试想一下,如果比赛时用的乒乓球质量稍重,会给比赛中的专业运动员的成绩带来很大的影响。
师:(出示课件例题)有一个车间生产出81个乒乓球……大家一起来看看。
生阅读题目。
师:看完了么?谁来说一说,你需要几次?看来,同学们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没关系,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数字算起。可以么?
【通过生活实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探究欲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理解“至少”和“一定”。
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看这个问题,你怎么理解“至少”和“一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生(预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理解“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的含义的基础上明白:当我们选用一种方法来分析的研究问题时,应注意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也为下面的探究优化策略作好准备。】
3,体悟天平原理:
师:看来,81个乒乓球数字有些大,咱们从简单开始研究:1 不用研究了。现在假设每个同学手里都托着两个乒乓球,其中有一个是稍重一点的次品。同学们该怎样表示两边的“托盘”呢?
生(预设):(用手势表示:一边低,一边高。)
【让学生用手模拟天平来进行实践探究是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学生从而感悟用天平称的原理。】
4,方法探究(3、5、9):
师:那要是3个,需要几次?
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课件演示)第一种情况是两边一样重,次品就是剩下的这个,称1次;第二种情况是两边不一样重,那重的那边就是次品,也是称1次。
【设计意图: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个物品都放上去称,3个物品中把2个放到天平上,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次品。只有理解了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师: 5个球需要几次?请你用简单的数字或图形进行分析。
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3个待测物品”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或图形来表述分析的过程,实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初步感知解决找次品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师:那再增加些难度,9个球需要称几次呢?有信心挑战么?
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由解决问题多种策略过渡到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要想找出次品的最佳策略,每次都应将次品锁定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因为天平有2个托盘,每称一次不但能对放上去的2份进行判断,还能推理出没上去的1份。同时,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探究27:
师:那要是27个呢?自己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交流。
2,探究81:
师:那课前出示的81个球的问题,现在能解决了么?
生(预设): 4次。因为81÷3=27,称一次,然后27个球需要3次。这样1+3=4次。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对比,自悟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案,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延伸:
师::如果这节课就讲到这,你有什么感觉?
生(预设):不满足。我认为还应该研究一些不能整除3的数量.
师:真遗憾!没有研究更多的数量,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智慧来学习找次品这个问题,那我就把这节课的课题加个“智”字,改成《智找次品》。
【设计意图: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的意识。】
总体设计思路: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前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新闻片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次品造成的危害,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明白检验产品排除次品的重要性。教学时从2个待测物品逐步提高难度进行探究,借用数字或图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简化解题过程,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反思:
《智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是冀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有不少名师大家拿该课作为公开课的范例进行教学展示。因此,一开始确定课题时还是信心满满的。但随着对教材理解的不断深入,该课在反复打磨中越发感到陌生。“找次品”作为一节研讨课,该给大家呈现一节怎样的课堂,传递给大家怎样的教学思想呢?
经过了2次的备课---试讲----反思的磨课历程,我们大到教学环节的设置,小到课题的更改,让我们教学理念一次又一次的得到转变。
一、美好的预设≠理想的课堂
《找次品》这节课属于思维训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在自我感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课后参与研课的几名同学纷纷表示不喜欢这节课。单调的数字,枯燥的讲解,极少的自我展示……学生们一句接一句地“抱怨”着。他们说,找次品,找着就行了呗,有必要花费一节课来学么?看来我们还没有真正领悟这节课。接下来的就是再次研读教材,“至少”“一定”打开了我们的备课思路。这节课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是集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适度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维挑战中既能超越自我,又能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于是我们重新修改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回忆着课堂上的一个个镜头,听了学生和备课组的领导老师的点评和建议,我重新备课,又进行了第二次试讲。
二、和学生一起收获着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本着这种思想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把3和5作为学生研究的起点,3给以最优策略的暗示,5给予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师生结合共同研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而9个零件是研究的主体,学生独立自主研究,找出最优方案,并体会最优方案的道理。将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这种方法,在第一次称时,能确定合格品的个数最多。无论天平是否平衡,都能一次排除三分之二的合格品。将第二次称的范围缩小到待测物品的三分之一。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交流想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提高,进行优化思维的渗透。。
三、架起知识与思想的桥梁
面对这节教学内容,我们习惯性的反应就是“难”,可经过这次磨练,我才发现不是教材难,而是自己太“懒”,不愿意去学习,不愿意去思索,其实方法总比困难多。有效的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有效的课堂需要不断反思。本节课中我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始终贯穿着整节课。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找次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的学会找次品的方法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这也是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的重要思想。
老子还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次次地试讲,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赢来了一次次的收获。纵然今天呈现的不是一节完美的好课,但我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引发对数学的思考,更坚定了我对数学教学的那份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