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学案(岳麓历史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学案(岳麓历史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8 21:36:28

文档简介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范围、原因和条件、领域、技术表现、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影响等各个环节之间不是孤立关系,而是互为因果。
【自主学习】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
1、条件:
⑴政治方面:    后,英国社会稳定。
⑵经济方面: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   十分兴旺。
⑶直接原因:18世纪中期,   的不断扩展。
2、成就:
⑴棉纺织业:①   发明飞梭,提高织布速度。②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和阿克莱特先后发明了 和水力纺纱机,提高纺纱功效,接着出现了   。
⑵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提高了    和采煤技术。
⑶动力: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1785年,开始在工厂使用,人类进入“   ”。
⑷交通运输业:①火车机车:1814年,     研制成功,19世纪中期,人们迎来“    ”。②     :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⑸机器制造业:19世纪中期诞生。机器制造业的 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3、影响
⑴工业革命使       飞速提高,新兴工业部门涌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英国成为“    ”。
⑵欧美国家纷纷效仿,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 和 成为两个领先部门。
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
⑴时间:19世纪 。
⑵国家: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国家。
⑶动力:    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2、成就:
⑴    的广泛应用是标志性成就,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⑵    的发明与应用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
⑶新兴的   取得显著的发展。
⑷技术革新也推动了   的大发展。
3、影响:
⑴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兴起,如   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    业、汽车工业等;
⑵   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厂时代
⑴出现时间:    工业革命之后。
⑵特点:
①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   进行大批量生产,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②工业时代早期,   占多少,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2、大企业时代
⑴时间:    工业革命之后。
⑵原因: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   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⑶特点:
①它们控制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②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开始将所有权与 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         。
2、方式:
⑴国际贸易:工业革命后,     的格局和规模都发生巨大变化。
⑵资本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即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⑶武力威逼: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   ,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入了      。
3、影响:
⑴欧美工业国可以从     内获得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销售工业品或进行投资。
⑵欧美工业国之间的   可以自由兑换。
⑶一国发生     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课后达标】
( )1.工业革命时,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是
A.火车的通行 B.手摇纺纱机的出现    C.蒸汽机的改良   D.飞梭的出现
( )2.请将下图中四种交通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①最早汽车 ②飞机 ③马车 ④汽船
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 )3.18世纪中后期,深刻影响人类生活,大大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世界贸易的繁荣    .殖民掠夺和扩张 D.工业革命
( )4.下列选项中,成为工业革命后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行会 B.手工工场 C.商业垄断公司 D.工厂制度
( )5.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 “光荣革命”成功 B. 君主立宪制完善
C. 日不落帝国建立 D.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 )6.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是
A.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B.由赤裸裸的掠夺转为控制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不平等交换
C.由扫除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转为在全世界确立资本主义统治地位
D.由掠夺财富、积累资本转为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7.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 )8.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
A.汽船   B.火车      C.计算机    D.电灯
( )10.工业革命后,工厂成为工业化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它与工场的最大区别在于
A. 实行雇佣劳动 B.使用蒸汽机动力     C.纺织棉布 D.采用机器生产
( )11.(08广东文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 )12.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 )13.“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此现象的出现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评价的是19世纪中期的工厂制
C.垄断彻底消除了私人生产       D.垄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的无计划状态
( )1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 )15.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①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②政府与大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③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④促使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产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促使世界市场建立起来的方式有: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③公平竞争 ④武力威逼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 )1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于
A、新航路开辟以后 B、美国独立战争以后
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 )18.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请回答:
(1)请列举出1500年-1800年间推动世界经济联系的大事。(3分)
(2)“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同意其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3分)(共35张PPT)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的拓展
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市场不断扩大
工场手工业
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原料、
政治保障
一个前提
四项条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资金
劳动力
必要性
技术
殖民贸易、殖民地掠夺和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
最大殖民帝国的形成,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一、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原料
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
主要发明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成就
生产领域(纺织)
1765

主要表现
1769
动力突破
交通领域
生产
领域
(纺织采煤冶金)
改良
蒸汽机
交通
运输业
需求更大动力
需求更大动力
需求更大运力
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1779

克隆普顿
骡机
1785

卡特莱特
水力织布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核心发明?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为什么?
工业革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变化呢??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手工工场
工厂
工业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比重下降
工业城市形成
城市化进程加快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PK
至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那么其它国家的工业革命的情况如何呢?
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圈地运动 enclosure movement
15世纪末叶——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
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英、德、法、 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由于当时英国制呢业发达,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羊毛的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
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
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T·莫尔在
《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种现象是“羊吃人”。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意义: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 
史蒂芬孙
19世纪美国蒸汽机车
火车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意志
俄国
日本
奥地利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
电气时代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技术:
资本的集中(垄断的出现)
劳动力:
市场:
资本:
条件
前提
政权保障:
必要性
可能性
二、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美国发明家 托马斯 爱迪生 (1847---1931)
石油开采业发展
石油化工业产生
2、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内燃机诞生
柴油机创制
卡尔.本茨(1844-1926)德国工程师,世界第一辆汽车设计、制造者。
1882年开始尝试把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1885年他的三轮车研制成功。1886年1月29日获得专利,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辆实用的汽车,这一天成为世界汽车诞生日。
1887年率先把汽车作为商品出售。
莱特兄弟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Flyer),1903年诞生,为木制骨架,布蒙皮双翼机。飞机的重量为280公斤,飞机完全靠螺旋桨的推动力起飞,人只能趴着驾驶 。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的过程中,包括所用材料和出差费在内,一共才用了1000美元。 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兄弟俩共飞行了4次。第一次由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距离36米,留空时间12秒。最后一次由哥哥威尔伯·莱特驾驶,飞行距离达260米,留空时间59秒。
——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
你去参加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你可能乘坐哪些新型的交通工具?
早期汽车
早期飞机
有轨电车
3、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为迅速传递信
息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成功地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
4、化学工业的建立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四个方面 国家及人物 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德国人
西门子
发电机
(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
德国人 卡尔·本茨
内燃机、柴油机
汽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美国人
贝尔
意大利人马可尼
电话
无线电报
瑞典人
诺贝尔
炸药(甘油火药)
塑料、纤维
石油化工的产生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织工)
水力纺纱机 英国 阿克莱特
(钟表匠)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骡机 英国 克隆普顿 (工人)
改良蒸气机 英国 瓦特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汽船 美国 富尔顿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发明来源:科学家潜心钻研,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生产真正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
2 范围不同: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5 进程不同: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日本、德国
3开始部门不同: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显著特点
4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石油化工工业等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
3、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取代 轻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5、推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局面。
6、资本主义各国进一步加紧侵略和扩张,世界市场得到发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等等。
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主要标志
从棉纺织业开始
蒸汽机的使用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电力的使用
生产部门
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汽车飞机、电讯、石油化学、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同点:
讨论:两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经济结构
经济组织
社会关系
国际格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同点:
内容:
本质: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背景:
影响:
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
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
(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课堂小结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不断的对外扩张,工业文明对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其中也包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冲击。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将要了解的就是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请你结合图片发表自己的感想
反思工业革命
《后天》剧照
《2012》剧照
综合探究:
中国为什么没有爆发工业革命?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