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关税自主
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中国代表又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希望直接收回山东主权,他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战争期间所定立的条约,均因欧战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919年 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罢课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2.经过
中国无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的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a、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
c、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①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④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还 我 青 岛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口号:
当时上海的小偷“罢偷”,(1919年,青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由首领召集会议,会上说:“我辈今日反政府有盗贼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当再为盗贼。”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少日,所有扒手,一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报告,罢市多日内无一件窃案。资料来源:《广州日报.1999年5月4日“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刊》)
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28日释放被捕学生
北洋政府被迫解除三位亲日派分子的职务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本代表拒绝签署!”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
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五四精神内涵
1.条件
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
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阶级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组织基础
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外部条件
共产主义小组分布示意图
1920年秋,中
国共产党第一
个早期组织在
上海成立。陈
独秀任书记并
把《新青年》
改为党的理论
刊物。
1920年10月,李
大钊在北京建立了
共产主义小组;
11月开始出版了
《劳动音》。
1920年下半年,
毛泽东等在长沙
建立社会主义
青年团。
1920年秋,董必武等
在武汉建立社会主义
青年团。
1920年冬,王尽美、
邓恩铭在济南建立
社会主义青年团,
出版《劳动》周刊。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1、通过了党的纲领
2、决定党的中心任务
规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
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3、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陈独秀为书记
李 达管宣传
张国焘管组织
内容
1、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意义
中共与以往任何政党相比是一个新型政党,它“新”在何处 ?
【① 指导思想。②阶级性质。③奋斗目标(纲领)④代表利益】
①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②阶级性质: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③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
④代表利益: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2.标志:
嘉兴南湖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今兴业路(李达家)
何叔衡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董必武
陈潭秋
毛泽东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包惠僧
周佛海
刘仁静
中共一大代表
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
中共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①条件
②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人物:孙中山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③意义:标志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问题探究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1.敌强我弱: 中共深感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党: (1) 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 国民党在社会上威信较高,在南方广州建立了根据地。
3.共产国际的帮助。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1)条件:
①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
②国民政府整编了国民革命军
③统一了广大广东革命根据地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结果: ①歼灭吴孙主力; ②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2)时间:1926年
(5)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江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安
徽
湖南
江
西
福
建
湖北
浙江
安
徽
河
南
江
苏
上海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3.国民革命失败
1)背景:寻找新的代理人
2)经过:
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间,人物)
②“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时间,人物)失败标志
③宁汉合流
3)后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4)失败原因:
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
①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放弃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
②中共年幼缺乏经验
③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志士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名称 性质 任务 领导阶级 主力 结果 前途 指导
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本主义社会 三民
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 人民群众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问题探究2:比较新旧民主革命
再见,谢谢同学们
1.国民大革命兴起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共合作实现 D、北伐战争开始
2.中共成立后,首先开展的中心工作是:
A.制订革命纲领 B.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健全组织 D.领导农民运动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