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模 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书 写
总 分
分 数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7分)
一、请认真听短文,回答问题。(5分)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我国最大的瀑布是
瀑布,宽
米,瀑布从
米高的
陡崖上直泻下来,水花激溅,就像万马奔腾。
2.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2分)
(1)瀑布从高处泻落,冲击成一个叫“犀牛潭”的深潭。(
)
(2)黄果树瀑布位于四川省白水河上。(
)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3分)
马路突然破了一个kū
lonɡ,(
),交通很hùn
luàn,(
),警察叔叔在wéi
chí,(
)秩序。
三、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1.
小船沉没(mò méi)了,救援队调(diào tiáo)遣了一批人员过来打捞。
2.
数(shù shǔ)十年过去,爸爸对《名人传(chuán zhuàn)》这本书仍念念不忘。
3.
他有晕(yūn yùn)车的毛病,在车上坐久了就会感到头晕(yūn yùn)。
四、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6分)
势不(
)(
)
临危(
)(
)
(
)(
)有礼
失(
)落(
)
惊恐(
)(
)
镇定(
)(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童话引人入胜。 童话给我们有益启示。(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2.
鸟儿站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仿写句子)
3.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改为陈述句)
4.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改为反问句)
5.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仿写句子)
六、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4分)
1.
《墨梅》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表达作者追求高尚品格和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
2.
“临危不惧、彬彬有礼”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
)
3.
《塞下曲》是宋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边塞诗。(
)
4.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
七、根据内容连线,并按要求写诗句。(6分)
寒雨连江夜入吴 只留清气满乾坤月黑雁飞高 一片冰心在玉壶不要人夸好颜色 单于夜遁逃洛阳亲友如相问 平明送客楚山孤
在冬天,边塞战士英勇杀敌,从卢纶的诗句“
,
”可以看出。
第二部分 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星期天我去美国友人家里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到杂物间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朋友说。“谁?”“两个男孩子。”
大约过了一小时,有人敲门,是一个男孩的声音:“可以进来吗?”朋友应声道:“进来吧。”我听见他们熟门熟路地进了杂物间,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儿响。朋友与我在屋里聊天,全然不介意小家伙们在杂物间里折腾。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啦!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杂物间。几个曾装满空罐儿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luò)一个地放得整整齐齐。
我推开大门,那两个小男孩在路上走着,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小的大约只有10岁,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朋友说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
)是刮风下雨,(
)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空罐子不会比在中国更赚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儿俩说他们要靠这钱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放进了一个硬纸箱,“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法定驾驶车龄时就能买上车了。”
突然,我心里涌上一个念头,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嗨,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
1.
找出文中AABB式的四字词语,写在横线上。(3分)
2.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写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尽管……还是…… 无论
……还是……
3.
文中“易拉罐号”中引号的作用是(
)(2分)
A.
表示特定的称谓。
B.
表示强调特殊含义。
C.
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4.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短文主要讲了兄弟俩想
,就利用星期天
,他们已经坚持了
,从不间断。
5.
作者为什么称哥儿俩为“男子汉”?联系短文谈谈你的体会。(4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横 幅
何绍基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苍劲有力,独树一帜。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墨迹。
有一年秋天,何绍基登上洞庭湖上的岳阳楼。满湖秋色,使人心旷神怡。有个游客提议,请何绍基为岳阳楼写一横幅。他(欣然 突然)答应了。何绍基略微思索了片刻,写了“湖边风景最宜人”。
周围的人都赞不绝口。忽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孩,指着那个“人”字说:“用这个‘人’字,还不如用‘秋’字妙。”
人们都(惊讶 惊奇)地望着那个小孩,觉得他胆子太大,小小年纪竟敢批评大书法家,何绍基却连连点头,觉得这个意见提得对,他弯下腰,摸着小孩的头说:“说得对,说得对。”说罢,提笔把“人”字改了,写成“湖边风景最宜秋”。
何绍基写的这横幅至今仍挂在岳阳楼上,这个故事也仍在后人中(流通 流传√)着。
1.
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画“√”。(3分)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2分)
(1)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
(2)心境舒畅,精神愉快。(
)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用“秋”比用“人”好。(4分)
4.
当小孩指出何绍基用“人”字不如用“秋”字时,何绍基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来。从中可以感受到他
,
的品质。(4分)
5.
这个故事让你对学习有了怎样的启发?(2分)
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30分)
十、习作。(30分)
题目:我的老师
要求:1.
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老师的特点。
2.
语句通顺,描写具体,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3.
字数在350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
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听力原文:
我国最大的瀑布
我国最大的瀑布是黄果树瀑布,它在我国西南部贵州高原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瀑布宽二十多米,水势汹涌澎湃,瀑布从六七十米高的陡崖上直泻下来,水花激溅,就像万马奔腾;宽阔巨大的水帘,拍石击水,发出轰轰巨响,好似雷劈山崩,叫人惊心动魄。
瀑布从高处泻落,成年累月,冲击成一个深潭,潭水碧绿。传说曾经有犀牛从潭中登岸,因而起名叫“犀牛潭”。瀑布直泻潭中,激起的水珠高达一百多米,仿佛云雾笼罩,在阳光照射下,云雾中便出现了美丽的彩虹,与白茫茫的瀑布交相辉映,景色无比壮丽。
一、1.
黄果树 二十多 六七十
2.
(1)√ (2)×
二、窟窿 混乱 维持
三、1.
mò diào 2.
shù zhuàn 3.
yùn yūn
四、可
当 不
惧 彬
彬 魂
魄 万
状 自
若
五、1.
童话不仅引人入胜,还给我们有益启示。
2.
示例:春雨轻抚大地的脸庞。
3.
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4.
在英伦海峡上,难道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吗?
5.
示例:侦察兵像老鹰一样警戒着前方。
六、1.
√ 2.
√ 3.
× 4.
×
七、
寒雨连江夜入吴
只留清气满乾坤月黑雁飞高
一片冰心在玉壶不要人夸好颜色
单于夜遁逃洛阳亲友如相问
平明送客楚山孤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八、1.
叮叮当当 整整齐齐 蹦蹦跳跳
2.
无论 还是
3.
A
4.
买汽车 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 一年多
5.
作者称哥儿俩为男子汉是因为这两兄弟是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他们想要的汽车,而不是靠其他人的帮助,“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地去收集空易拉罐。这种自食其力的精神让作者敬佩,因而作者称他们为“男子汉”。
九、1.
欣然 惊讶 流传
2.
独树一帜 心旷神怡
3.
原因:①表达出了作者对洞庭湖秋色的喜爱和赞美;②让人感觉到洞庭湖的秋高气爽;
③说明了横幅创作的时间;④扩大了想象的空间。(任答两点即可)
4.
何绍基却连连点头,觉得这个意见提得对,他弯下腰,摸着小孩的头说:“说得对,说得对。”说罢,提笔把“人”字改了,写成“湖边风景最宜秋”。
不自以为是,虚心接受别人好的建议
5.
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好的建议。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