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杜甫,字
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与李白齐名,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诗人,被人誉为
他的诗歌被誉为
作者简介
子美
,
世称“李杜”。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昭君出塞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shuò
zhǒng
xǐng
zǎi
jīng
理解诗歌写了什么
理解诗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王昭君
(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那里至今还有昭君生长的村庄。)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离开
(她离开汉室皇宫远嫁塞北荒漠,只留下一座青冢对着黄昏。)
颔联:
首联:
汉宫,紫宫,宫廷
通,到
北方大漠
昭君墓
朝向,面对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诉说
(千百年来流传着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怨恨。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曾经
(单凭看图岂能看清她的美貌?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
)
颈联:
尾联:
妇女戴的玉饰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读懂情感
分析技巧
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
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哪一个人物形象?
王昭君
首句“群山万壑赴荆门”哪个字最
生动传神?
“赴”,奔赴,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写山势雄奇,
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形象。
本诗咏怀昭君,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昭君,为什么?
赴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对比
“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故国,留在了荒漠。去,生不能归来;留,死永葬漠北。
“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通过对比,写出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惨命运,表现出作者的同情。
找出诗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本诗的诗眼)
怨
恨
⒈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⒉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3.统治者的昏庸。
昭君怨恨什么?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
才华横溢
远离汉宫
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
?????????
漂泊西南
(美不得宠)???????????????????
(才不得用)
悲昭君以自悲也
本诗借咏王昭君事迹抒发对昭君的同情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和思乡之情。
怀古(咏史)诗是通过吟咏古人或古迹引发出对时人、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的一种诗歌题材。
怀古(咏史)诗的特点:
1.标题:含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
“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①咏古迹②怀古人③忆古事④抒己志
3.思想情感:
①追慕古贤②感慨身世③感伤兴衰,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
4.表现手法:用典、对比、烘托、寓情于景等
鉴赏怀古咏史诗三步骤
1.弄清史实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2.
体悟感情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3.分析技巧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这首诗歌吟咏的对象是谁?
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3.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1.这首诗歌吟咏的对象是谁?
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3.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诸葛亮
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
寓情于景、用典、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