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加倍(
)
蔡伦(
)
制作(
)
税务(
)
安济桥(
)
阅读(
)
面貌(
)
农贸(
)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è
wen
xiōng
dì
jì
lù
lì
sh?
xiàn
zh?ng
(
)
(
)
(
)
(
)
(
)
shí
jiàng
ér
qi?
líng
hún
jiā
jié
w?i
dà
(
)
(
)
(
)
(
)
(
)
三、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积累(
l?i
lèi)
朝鲜(
xiān
xi?n)
前爪(
zhu?
zh?o)
作坊(zuō
zuò)
一乘轿子(
chéng
shèng)
马笼头(l?ng
lóng)
四、辨字组词。
约(
)
验(
)
社(
)
药(
)
检(
)
杜(
)
赵(
)
佳(
)
术(
)
超(
)
挂(
)
木(
)
五、选词填空。
改进
改变
1.造纸术的发明,(
)了过去人们记录事情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便利。
2.方法的(
),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工厂的效益明显得到了提升。
六、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
2.清明时节雨纷纷。
时节:
3.路上行人欲断魂。
断魂: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
5.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
七、根据语境写出诗句。
1.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
。
2.向人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
。
3.我独自一人在他乡游居漂泊,每每到了好节日,我对家乡、亲人和老友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更加深了。
,
。
八、句子乐园。
1.用加点词语造句。
(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用上几个动词,描写自己写作业、玩游戏或者小制作时的动作。
九、日积月累。
1.文房四宝:
2.雅人四好:
3.花中君子:
4.中医四诊:
十、快乐阅读。
(一)课内阅读。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选文中介绍了
、
、
、
等几种记录文字的东西。
2.画线句子中“这种书”指的是
,它的特点是
。
3.“帛”比较轻便,为何不能普及呢?
(二)课外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戏曲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使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
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报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自(中国戏曲文学史,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①
②
③
2.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
3.“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中,“这些”一词指代怎样的内容?
4.选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十一、习作。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在外工作的人大多数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其乐融融。每年的春节,你们家是如何度过的呢?回忆自己家过春节的情景,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当然,也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知道的关于传统节日的传说故事,和我们大家分享。
答案
一、bèi
cài
zhì
shuù
yuè
mào
mào
二、借问
兄弟
记录
历史
县长
石匠
而且
灵魂
佳节
伟大
四、大约
吃药
经验
检查
社会
杜甫
赵县
超过
佳节
挂起
技术
树木
三、l?i
xi?n
zh?o
zuō
shèng
lóng
五、1.改变2.改进
六、逝去。2.时候,时间。3.形容伤感极深,烦闷不乐。4.指华山以东。5.全部,都。
七、1.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八、示例:1.(1)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玩要嬉戏,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还有的在踢球。(2)小明的作业完成的既正确,又书写认真。
2.我把一张馄饨皮儿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头挑一点馅儿,往皮儿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馄饨在我手中“诞生了。”
九、1.笔墨纸砚2.琴棋书画3.梅兰竹菊4.望闻问切
十、(一)1.龟甲和兽骨
青铜器
竹片和木片
帛
2.竹片或木片制成的书
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方便
3.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二)1.①强调神似,强调写意
②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
③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2.“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戏曲不用布景,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的情况。
使用“一般”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这些”指代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和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
4.介绍西方戏剧强调模仿、写实,通过比较,突出中国戏剧强调神似,强调写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十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