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因为每一个实际问题的解答都需要联系相关分时的含义进行思考,即:要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要求这样的1份,应该怎样计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动手分一分,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是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简单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教学上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并不难,只要理解透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就很容易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数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因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让学生在理解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能准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 1.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 2.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实际含义,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分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课件,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填写分数。填写好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小结:几分之一的含义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一分,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含义。
2、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简单实际问题。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1)自学课本78页例3
一行一行认真看,并用铅笔标出重点部分。并讨论下列问题:
1、“这盘蘑菇的是白蘑菇”,表示的际意义是什么?
2、这个分数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
3、动手分一分画一画,你还可以用算式计算出来吗?
(2)小组交流,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 ○ ,平均分成3份, 是2个 ○ 。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得出:6÷3=2(个)
比较方法: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3)师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用总数除以分母,也就是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得到一份的数,也就是几分之一的数。
(4)学生尝试解答:小灰兔采的12个蘑菇中,白蘑菇也占,小灰兔采了多少个白蘑菇?
(5)都是一篮蘑菇的 ,为什么小白兔采到的蘑菇是2个,而小灰兔采到的蘑菇是4个?
(6)试一试:小白兔和小灰兔都要把采到蘑菇的送给小黑兔,它们各要送给小黑兔几个蘑菇?(为什么6个蘑菇的和不同呢?)
(四)反馈完善
1、说一说。
(1)拿出9个O的 ,拿出( )个。
(2)拿出12个O的 ,拿出( )个。
(3)拿出18个 O的 ,拿出 ( )个。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总数不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总数越多,每一份分得的数也就越多,总数越小,每一份分得的数也就越小。
2、填一填。
(1)一堆铅笔有14根,它的 是( )根。
(2)一堆铅笔有14根,它的 是( )根。
(3)一堆铅笔有14根,它的 是( )根。
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少,每一份的数就越多。)
3、拓展题
(1)轮船载248人,飞机载人126人。中国人占了轮船人数的 ,占飞机人数的。哪个交通工具上的中国人多?
(2)20个兵乓球,拿走了它的,还剩多少个?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完成书本79页的“想想做做”。
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6 ÷ 3 = 2
总数 ÷ 分母 = 每一份的数
12 ÷ 3 = 4
五、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学会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充分相信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画图,理解题意这种方法学生比较陌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画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加深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六、案例研讨
罗老师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师的放手和学生自主的学习。在开始复习完几分之一的相关练习后,教师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就主动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例题,但这种放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自学提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信任和老师对教学重点的精确掌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在学生一个一个的精彩汇报中展示出来,多种方法的展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这样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样做让学生体验到自学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选择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又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锻炼,择其优而做,让学生经历了方法展示和选择方法两个过程,加深了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方法的理解,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白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我们以前学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用文字表述的方法不同而已,让学生在选择是简便的方法时巧妙的完成了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正是由于老师对于放手的大胆设计,让学生真正掌握好的相关的知识,在后面的反馈完善中,学生回答的都很棒,也很自信,那是对相信我能行的一个很好的展示。总之整节课,课上得很成功,教师上得也轻松,教师言语不多,但学生却掌握好了相关的知识点,让人耳目一新,无论从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教学建议:如果能在复习导入让学生做一个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多少个的旧知识的练习题,这样复习一样旧知,等到让学生从旧知识到新知识迁移,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会明白原来这就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差不多,只是表述的方法不同而已,这样或许能更好的加深他们对解答方法的理解。
附:教师简介
罗颖,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7年,在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期间,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所教班级屡屡获得“优秀班级”称号,个人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科研课题研究,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市一等奖;辅导学生积极参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资江学校温暖的怀抱里,最幸福的是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孩子们的喜爱。最大的愿望是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礼物——“爱”,慷慨和充满激情的爱,而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爱的原则——尊重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它生命的意义,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精巧创造的,为孩子们今天的成就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