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3 23: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
1.关于对磁感线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画的一种假想的曲线
B.磁体周围越接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表示磁性越强
C.磁体周围存在一条条曲线,这一条条曲线叫磁感线
D.磁感线与放不放铁屑无关
2.在地球表面的某位置,发现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沿竖直方向,且S极向下,则小磁针所在位置在地球的( )
A.北磁极附近 B.南磁极附近
C.赤道附近 D.以上均有可能
3.一个球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甲、乙是磁体的两个磁极,则( )
A.甲是N极,乙是S极
B.甲是S极,乙是N极
C.甲、乙都是N极
D.甲、乙都是S极
4.如今,说我们的生活是由磁铁支撑着并不为过。史上最强有力的钕磁铁广泛用于手机、电脑、冰箱等。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的实验。通过实验情景,可以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钕磁铁周围存在磁感线,不存在磁场
B.钕磁铁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別针有力的作用
C.钕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D.钕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5.如图所示,在条形磁体的一端吸引着两个大头针的针尖部位,则这两个大头针的针帽将( )
A.互相排斥
B.互相吸引
C.既不排斥也不吸引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当钢棒如图甲放置时,不能看到a、b相互吸引;当如图乙放置时,能看到a、b相互吸引,由此可知( )
A.a不是磁铁,b是磁铁
B.a是磁铁,b不是磁铁
C.a、b都是磁铁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铁,同时松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两车都向左运动
B.两车都向右运动
C.一车先运动、另一车后运动
D.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8.北京地铁S1线是北京市正在建设中的一条中低速磁悬浮轨道线.该线路连接北京城区与门头沟区,全长10.2km,计划2017年全线通车.列车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悬浮在轨道上方,大大减小了运行中的阻力,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00km/h.图为磁悬浮列车悬浮原理的示意图,图中悬浮电磁铁与轨道电磁铁间的相互作用为( )
A.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C.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9.甲、乙、丙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体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乙有磁性,由此可知(???)
A.甲有磁性,丙没有磁性
B.甲没有磁性,丙有磁性
C.甲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D.丙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
10.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如图,则摩擦后的缝衣针( )
A.可以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S极
B.可以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N极
C.可以磁化,但不能确定A端的磁极
D.不能被磁化,所以不会出现磁极
11.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的“司南”,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
之勺子),投之于地,其平(握柄)指南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__(填“N”或“S”)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 (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12.在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时,老师将中间夹层中有很多小铁棒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如图甲所示)放在磁体上,__________玻璃板使小铁棒能__________,可以看到铁棒规则的排列(如图乙所示),从而认识到磁体周围磁场的__________(选填“分布”“方向”或“分布和方向”),此时铁棒实际上是一个个磁体,因为它们已经被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引入的一种假想的曲线,磁场的强弱通过磁感线的疏密来反映,方向与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相同,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2.答案:A
解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条形磁体,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小磁针自由静止时,相互靠近的一定是异名磁极.小磁针的S极指向下,其指向的应该是地磁的北极,所以小磁针位于地磁的北极附近,故选A。
3.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磁体的外部,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乙端出发回到甲端,所以乙为N极,甲为S极。故选B。
4.答案:B
解析:钕磁铁周围存在磁场,不存在磁感线,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的描述磁场而假想的线,故A错误;用钕磁铁和曲别针进行实验时,通电后,钕磁铁会产生磁场,会对放入其磁场中的曲别针有力的作用使曲别针运动,故B正确;小磁针静止时 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小磁针位置不同,N极的方向不同,说明钕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故C错误; 磁感线是为了描述(或研究)磁场方便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在磁铁的周围磁感线分布不均匀,在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集,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两个大头针被磁体吸引时已经被磁化,靠近磁体的一端被磁化成S极,距磁体较远的一端被磁化成N极,即大头针的针帽部分均被磁化成了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选A。
6.答案:A
解析: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几乎没有。在图甲中无论钢棒b是否具有磁性,它的中间位置几乎没有磁性,钢棒 a不能吸引b所以钢棒a不是磁铁;在图乙中,钢棒a的中间位 置也几乎没有磁性,b却能吸引a,说明钢棒b是磁铁,故选A。
7.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两小车上相邻的都是磁体的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两小车将互相分开,即甲车向左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8.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磁悬浮列车悬浮是靠同名磁极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9.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乙具有磁性,而甲乙处于相吸状态,如果甲具有磁性,与乙靠近的一端为异名磁极时,两棒相吸引,如果甲没有磁性,也会被乙吸引,所以无论甲是否具有磁性都可能会被乙吸引;丙与乙相互排斥,则丙一定具有磁性,且丙与乙靠近的一端为同名磁极。
10.答案:B
解析:注意磁铁是吸引钢棒的,摩擦到另一端的时候还处于吸引状态,在外力的作用下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所以磁铁和钢棒最后“说再见”的“另一端”当然处于异名磁极(即问题中的S极),于是A端就是N极.
11.答案:S ;C
解析:磁勺的勺柄指南.根据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勺柄为该磁体S 极;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可判断C端是S极.也就是磁勺的勺柄。
12.答案:轻敲; 自由转动; 分布; 磁化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将中间夹层中有很多小铁棒的透明有机玻璃板放在磁体上,需要轻轻敲击玻璃板,轻敲玻璃板的目的是减小摩擦力的影响,观察小铁棒的分布情况,小铁棒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针,从而在磁场中有序地排列起来,从而认识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
点睛:
本题考查了磁场的性质,即对放在磁场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在物理学习中不能只注重了结论的学习,还要注意过程的学习。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