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3 15:5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在比较中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教学具准备:
课件、图形若干,方格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室情境图)
这幅图是我们最熟悉的场景。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2.初步比较面的大小
(1)感受面:
这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像老师这样五指并拢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把每个地方都要摸到,课本的封面都要摸到,
看看黑板的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得出:面是有大小的。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那这里我们就可以说: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问: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3.摸一摸,去感受面的大小
我们再来摸一摸课桌面,蹲下摸满椅子面。
师: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狐狸”两字显出)狐狸这次有没有占到便宜呢?
2、学生发表意见
3、揭示课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面积的含义)
二、主动参与,探究“什么是面积”
(1)认识“面”
1、老师指导摸面
面积与面有关,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同学们看好,老师是怎么摸的?
(手掌伸平,摸满整个面)
2、学生摸面
你也能试着摸身边的面吗?(课桌面,椅子面,尺子面,橡皮面…)
指名交流并演示。
3、感受一些大的面
师:拖地拖得是——地面,粉刷工人粉刷的是——墙面
(2)感受“面”的大小,认识面积
1、什么是面积
认识了这么多的面,下面我们来具体比较这块黑板的面和课本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对,面是有大小的。(板书:面的大小)
师:我们把一个面的大小叫做这个面的面积。
2、用面积说话 (课件依次出示)
师: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
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师:你也能试着说面积吗?
是 。
师:谁能比较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呢?(生说: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再摸一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积比较小(生说)。
提出要求:在教室里再选择一些物体,两人一组,先指出你们所选择的两个物体的表面,再说说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比 大(小)。
3、比较手掌面的大小
师:这是老师手掌的面积,同学手掌的面积在哪里?老师手掌的面积比同学手掌的面积——大
你有办法证明吗?
老师与一同学的手掌面重叠在一起。
三、涂一涂、比一比,丰富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1、比较一边等长的长、正方形。
出示P58页下部的两个图形,提出要求:把其中的正方形涂上红色,长方形涂上蓝色。
学生操作后,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是指哪个部分的大小?(涂有红色的部分)长方形的面积是指哪个部分的大小?(涂有蓝色的部分)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可以怎么说?(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大)
启发:你能想办法验证上面所作的判断吗?
小结:当大小很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比较出谁大谁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也可以把两张纸重叠在一起,(生演示)我们把这种方法叫重叠法。(板书:重叠法)(课件演示)
2、比较两边都不等长的长、正方形。
师:可观察法和重叠法有时不太可靠。(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再回到一开始的狐狸和山羊的两块地,你觉得谁的面积大?你有办法证明吗?
(课件出示)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小组合作要求:
(1)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种办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他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结:通过数一样大小的小方格我们也能判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板书:数格子
明确:由于其中一个长方形包含有16个小方格,另一个长方形包含有15个小方格,所以红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3、提出要求:你能在教材第109页的方格纸上画几个长方形,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学生操作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