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版 八年级上
全章整合与提升
第三章 声的世界
B
A
1
2
3
答案呈现
B
见习题
振动;空气;频率
4
5
6
C
C
7
8
9
C
10
见习题
A
A
振动;响度
11
12
13
答案呈现
振动;音调
振动;音色
A
14
15
16
B
振动;音调;传播途中
17
18
19
噪声;隔声
20
A
响度;声源处
D
21
34;42.5
22
1.【2020·鄂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点拨】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
B
2.【中考·安徽】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点拨】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的振动发出声音,故A、B错误。用嘴吹瓶口时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3.【中考·大庆】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地球上的人不能听到爆炸声,故B错误。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故D错误。
【答案】A
4.【中考·孝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
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5.【中考·河南】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
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弹起
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面(或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鼓槌敲响鼓面。其他设计合理也正确)
6.【中考·徐州】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振动
空气
频率
7.【中考·山西】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
8.【2020·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
A
9.【中考·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
10.【中考·张家界】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C
11.【中考·攀枝花】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点拨】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所以魔术师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
【答案】A
12.【2021·南京期末】如图所示的是能发出悦耳的哨音的结构: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可在竹筒内来回运动)。演奏时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B
13.【中考·阜新】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___,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越大。
振动
响度
14.【2021·福州期末】“笙”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一般用许多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如图所示。吹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竹管内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竹管长短参差不齐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一种特性)。
振动
音调
15.【中考·西宁】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__发声;这种笑声与人的笑声有明显区别,主要是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_不同。
振动
音色
16.【中考·济南】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
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
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
【点拨】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符合题意;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7.【中考·枣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A
18.【中考·绥化】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___减弱噪声。
声源处
响度
19.【2020·东莞】吉他是靠琴弦的______发出声音,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在琴弦上来回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的_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____________(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扰民”。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吉他靠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所以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在琴弦上来回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音调;传播途中
20.【中考·桂林】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_(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使用了________(填 “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噪声
隔声
21.【模拟·南通】港珠澳大桥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音色太差 D.频率太高
D
22.【中考·德阳】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 s,
若两次发出信号的间隔是0.9 s,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___m,汽车速度是________m/s。(超声波速度是340 m/s)
【答案】3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