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3章 专题技能训练(三) 训练1 声音的特性(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3章 专题技能训练(三) 训练1 声音的特性(1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3 21: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HK版 八年级上
专题技能训练(三)
训练1 声音的特性
第三章 声的世界
C
D
1
2
3
答案呈现
C
C
振动;音调
4
5
6
D
音色;音调
7
8
9
见习题
C
1.【中考·自贡】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C
2.【中考·绵阳】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点拨】门窗关闭,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如果门窗打开,声音传到教室外,不能形成回声。
【答案】D
3.【中考·淮安】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点拨】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试管内的空气柱,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变短,音调变高,因此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
【答案】D
4.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
C
5.观察图中的声音波形图,
甲、乙发声的时间相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音调高,甲比乙音量大
B.乙比甲音调高,乙比甲音量大
C.甲比乙音量大,乙比甲音调高
D.乙比甲音量大,甲比乙音调高
【点拨】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比甲振动的次数多,故乙的音调高;甲比乙偏离原位置距离大,故甲的振幅大,则响度大,即音量大,故C正确。
【答案】C
6.【2021·云南临沧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的齿上划过,可以听到卡片发出声音,同时会感觉到卡片和梳子有轻微的颤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用卡片分两次划过梳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次快一些,一次慢一些,我们听到卡片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不同。
振动
音调
7.【2021·信阳期末】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在实验中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结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a、d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控制变量
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8.我们学过的许多词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震耳欲聋,②悦耳动听,③隔墙有耳,④低声细语,⑤掩耳盗铃。这些词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C
9.【中考·东营】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
音色
音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