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点力平衡(三)
1.如图所示,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N,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N,同时有方向相反,大小均为F=1N的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和B上,有下列几种判断:(1)A、B间的摩擦力为0;(2)A、B间的摩擦力为1N;(3)B和地面间的摩擦力为0;(4)B和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N。( )
A.(1)(3) B.(1)(4)
C.(2)(3) D.(2)(4)
2.空调外机放置位置可简化如图,其重心恰在水平支架连接点O正上方,轻杆OA、OB对O点作用力方向与各自杆共线,∠AOB=θ。空调外机自重为G,则OB对O点的作用力FB的大小为( )
A. B. C. D.
3.如图所示,一直角支架固定不动。在其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竖直向下的力F缓慢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缓慢上升至B、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力F大小不变
B.滑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杆对滑块的弹力不变
C.滑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力F逐渐变小
D.滑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杆对滑块的弹力变大
4.有一质点,从坐标原点O自时刻开始沿x轴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时质点离O点最远
B.时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时质点离O点最远
D.时质点回到O点
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与m的接触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若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大于(M+m)g
B.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m)g
C.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
D.正方体M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tanα
6.如图所示,质量M = 2.5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现用轻绳将木块与小球B相连。在小球上施加一个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F,它将拉着小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轻绳与水平杆间的夹角θ=37°,且A、B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 =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的质量m;
(2)木块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7.高处有一根竖直的、长为2.2m的棍,在距棍的下端5m处有点P,现在使棍自由落下,g取10m/s2,求:
(1)棍子刚刚到达P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2)棍子全长通过P点需多长时间。
共点力平衡(四)
1.下列所给的图像中不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B. C. D.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往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mg+F·sinθ
4.(多选)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 t=0 到 t=t1 的时间内,它们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甲、乙两汽车的加速度都逐渐减小
5.(多选)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的小球、,通过两根细线将小球吊在水平天花板上,已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弹簧轴线沿水平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B.、两球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C.球所受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为
D.、两球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满足
6.(动态问题分析)用细绳AO、BO悬挂一重物,BO水平,O为半圆形支架的圆心,悬点A和B在支架上.悬点A固定不动,将悬点B从图8所示位置逐渐移到C点的过程中,试分析OA绳和OB绳中的拉力变化情况.
A、OA绳中拉力逐渐减小,OB绳中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OA绳中拉力逐渐增大,OB绳中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A绳中拉力逐渐减小,OB绳中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OA绳中拉力逐渐增大,OB绳中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7.雨后,屋檐上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窗户的高度为h=1.4m。她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水滴下落到窗台时的速度大小为8m/s,g取10m/s2,试计算:
(1)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
(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
8.如图所示,用绳AC和BC吊起一个物体,绳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g=10m/s2,求:
(1)当物体的重力为100N时,AC与BC绳拉力各为多大?
(2)欲使两绳都不断,物体的重力不应超过多少?
共点力平衡(三)参考答案
1.C
取A为研究对象,A静止,B对A的摩擦力等于F,大小为1N,所以A、B间的摩擦力为1N,(2)正确,(1)错误;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没有运动趋势,B和地面间没有摩擦力,(3)正确,(4)错误;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A
以O点为研究对象,O受力如图所示
O点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D
AC.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α越来越大,滑块缓慢上升可看作动态平衡,竖直方向
Fcosα=mg
夹角α增大,cosα减小,F增大。AC错误。
BD.水平方向
N=Fsinα=mgtanα
夹角α增大,tanα增大,N增大。选项B错误D正确。
故选D。
4.C
速度的正负表方向,在前1s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在后1s内沿正方向运动,在t=1s时刻运动方向改变,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所以t=1s时离原点最远,t=2s时,回到出发点.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BC
AB.对M和m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受重力、底面支持力,两侧面的支持力,两物体受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
故A错误,B正确;
CD.对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受重力、墙面支持力,M的支持力,在木块受力平衡的过程中,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得
,
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等于,正方体M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6.(1)1.5kg;(2)0.5
(1)对小球B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得
mg=F·tan37°
代入数据解得小球的质量为
m=1.5kg
(2)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μ(M+m)g=F
代入数据解得木块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μ=0.5
7.(1)10m/s;(2)0.2s
(1)棍子做自由落体运动
v2=2gh
解得
(2)根据
棍子下端到达P点所经过的位移
h1=5m
代入数据解得下落时间
t1=1s
棍子上端到达P点所经过的位移
h2=7.2m
代入数据解得下落时间
t2=1.2s
棍子通过P点所需的时间为
共点力平衡(四)答案
1.B
A.图像表示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2m,后向负方向运动2m,回到了初始位置,A错误;
B.图像表示物体先向正方向加速运动,后向正方向减速运动,始终向正方向运动,没有回到初始位置,B正确;
C.图像表示先向正方向匀速运动2m,后向负方向匀速运动2m,2s末回到了初始位置,C错误;
D.图像表示先向正方向匀减速运动1m,后向负方向匀加速运动1m,2s末回到了初始位置,D错误。
故选B。
2.A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B.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F·cosθ
f=μN=μ(mg-Fsinθ)
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有
可得
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压力为
故CD错误。故选A。
4.AD
A.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等于速度图像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两车时间相同,甲的位移大,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A正确;
B.表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C车的平均速度,乙车的位移小于C车的位移,所以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B错误;
C.甲车速度图像的面积大,位移大,C错误;
D.两车速度图像的斜率都减小,加速度都减小,D正确。
故选AD。
5.ABD
A.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斜向上的拉力、水平向右的弹力,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A正确;
C.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斜向上的拉力、水平向右的弹力,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C错误;
BD.由于球、球所受弹簧弹力相等,因此
即,由于
联立可得:,BD正确; 故选ABD。
6、答案 OA绳中拉力逐渐减小,OB绳中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如图所示,在支架上选取三个点B1、B2、B3,当悬点B分别移动到B1、B2、B3各点时,AO、BO中的拉力分别为FTA1、FTA2、FTA3和FTB1、FTB2、FTB3,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FTA逐渐变小,且方向不变;而FTB先变小后变大,且方向不断改变;当FTB与FTA垂直时,FTB最小,然后FTB又逐渐增大.
7、(1)3.2m;(2)0.2s
(1)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
(2)设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则有
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则有
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
联立解得:
8.
(1)AC与BC绳拉力各为50N,;(2)重力不应超过
(1)结点C受力如图所示
绳OC的拉力
C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2)当绳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A=100N,此时重物的重力
此时绳BC承受的拉力为
故此时绳BC会断;
当绳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B=150N,此时重物的重力
绳AC承受的拉力为
故此时绳AC不会断;
所以欲使两绳都不断,物体的重力不应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