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18《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3 16:51: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三黑和土地
苏金伞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三黑对土地的感情。
(三)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激起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三黑对土地的感情。
(三)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激起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三黑对土地的感情。
四、课时安排
1.5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黑”,一个质朴而充满“土味”的名字。当他遇到“土地”时,他身上的“土味”更加浓厚,他对土地的热爱更加真挚。本课让我们走近“三黑”,去体味他和“土地”微妙的关系。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因其浓郁的乡土诗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乡土诗人,他的诗作最大的特点是自然和清白,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朴实自然、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著有诗集《地层厂》、《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
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渴求与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
2.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 1947 年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这个大纲的指引下,广大农村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 经过改革,许多贫穷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和人身自由,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广大农村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1948 年苏金伞来到华北解放区,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时的他,精神焕发,心情振奋,创作热情高涨,写出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三黑和土地》就是其中之一。
(三)预习检测
1.请准确读出下面加点字
咸淡(xián) 耙地(pá) 荞麦(qiáo) 蹚坏(tāng)
蝈蝈(guō) 闺女(guī)
2.辨析多音字
3.请说一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松散:散开,不紧密。本课指三黑把地耙得又平又顺溜。
顺溜:原形容有次序,不参差。本课指三黑把地耙得很平整。
雨露:比喻恩泽。本课指雨水。
(四)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
主要内容:
这首诗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体现了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3):农民拥有土地后的心情。
第二部分(4-9):三黑精耕细作,好让庄稼长得更好。
第三部分(10-15):今昔对比,畅想未来。
(五)课文理解
1.自由朗读1-3小节:
说一说农民对土地有着什么样的感情?标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1)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这句话统领全文,开宗明义,表现出拥有土地农民,对土地的炽热之情。
(2)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
躺在土里试一试,
看温暖不温暖,
合适不合适。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2.朗读4-9小节回答问题
(1)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2)“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明确:
(1)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描写是三黑的精耕细作,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
(2)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比喻,写出了三黑辛勤耕耘,把土地耙得非常平整。
(3)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比喻:形象地表现出了土地的珍贵,将麦籽儿看得比自己还要宝贵。从侧面表现出三黑内心的喜悦。
拟人:让我们感受到麦籽儿在土地上快乐成长的幸福,感受到了三黑用心耕作后的满足和幸福。
3.“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明确:
之前都是种地主的土地或者没有土地,劳动积极性不高,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4.朗读9-15小节回答问题
(1)三黑看着耙过的地,想到了什么?
明确:
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比喻,荞麦开花,预示着丰收在望,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幸福感。通过想象,由主人公三黑眼前的待种的松软的土地,想象到麦花雪白的美丽景象,表现三黑的对丰收充满希望。 这句话表现了三黑渴望丰收,他似乎看到了成片绽放的荞麦花,强调土地是农民的希望。
(2)土地改革前后,有什么不同? 三黑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后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确:
过去的不幸和现在的幸福进行对比,今昔对比(土改前后),表现出现在的美好。
(3)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明确:
三黑渴望拥有土地,他愿意把整个生命投入土地,他把土地当成宝贝一样对待,想亲自品尝,想亲自钻进地里感受它的温度,土地让他对生活有了希望、有了美好的憧憬。
(六)悟读思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诗歌通过塑造三黑和土地,表达了什么思想?
明确:
本文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七)总结
本文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八)拓展积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