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4 11:5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在体验多钟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正确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1、认识“面”
师:很高兴能和三年级的小朋友一起上一堂有意思的课。你们欢迎老师给大家上课吗,谁愿意上来和老师握一握手,表示对老师的欢迎。(握手后老师和学生的掌心向外)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为我和这位小朋友的掌面哪个大?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1)谈话:我们人的掌面有大有小,生活中各种物体的面也是有大有小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找一找:你能从周围找出一些“面”来吗?(书本的封面、黑板的表面等)
大家找到了这么多“面”,请大家完成学习单活动一。
摸一摸: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桌面,数学课本封面,黑板的面。
比一比:比较这些物体的面,哪个物体的面大?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全班交流。
(2)谈话:黑板面给你什么感觉?(大)面的什么大?
我们把黑板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板书)
提问: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仿照老师这样再举一两个例子说一说。
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3、再次体会面积的含义
请你在教室里再选择一些物体,两人一组,先指出你们所选的两个物体的表面,再说说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全班展示、交流,相机板书:观察法。
二、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1、我们把刚才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印下来就得到这样的两个图形(课件出示)
师:你们认识吗?
我们把这样的图形都叫做平面图形。
2、提问:你认为平面图形的面积是什么?
明确: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3、完成活动二:涂色比赛
师: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的物体表面。现在来进行涂色比赛。请你涂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听清要求:男生把正方形涂上蓝色;女生把长方形涂上红色,要涂满,不能有空隙;时间1分钟。
准备好了吗?开始!(生涂色)
师:我看到蓝队有同学很快就完成了,红队的同学还没有完成,抓紧时间。
师:请涂好了的同学坐好。我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好像蓝队快一些,你们知道原因吗?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一个面积大,一个面积小的?可以怎样验证你们想法呢?
追问:刚才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就居世界第三位。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青海、山西、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能从图中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三、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例2两个长方形,完成活动三。
对于例2,大家的意见似乎不太统一。眼睛有时候也会欺骗我们,所以光凭眼睛看,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你能否想出更好的办法,准确的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到底哪个图形的面积大,看来用眼睛观察是不行了。下面我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也可以选用你们身边的材料。
3、交流汇报。
小结:我们又找到了一个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数方格。
4、你能在方格纸上再画一个长方形,并与同桌比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追问:你们画的个长方形分别包含几个小方格?谁的长方形面积大?
进一步要求:请你画一个包含有12个小方格的长方形,能做到吗?
讨论:说说你画的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想想做做4
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最大,再数一数每个图形所包含小方格的个数。
追问:最后一个图形包含16个小方格,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2、完成想想做做5
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吗?引导学生进行面积的比较。
追问:办公楼的格子比生活区多,能说面积就比较大吗?
五、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请小朋友来谈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的收获,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你有哪些方法?
六、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
观察法
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重叠法
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数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