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4 11:5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姆的脚印格子——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绘本故事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在体验多种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使学生在阅读数学绘本和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教学准备:方格纸、长方形纸、数学书。
教学过程:
一、初读绘本
1.读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图画、书名及作者。
2.猜一猜:寻找细节,想象并猜测绘本讲述怎样的数学故事。
二、细读故事,动手探究
1.初步认识面积含义。
(1)阅读:山姆利用休息日给邻居修剪草坪赚一些零花钱,他发现修剪希尔先生家的草坪比修剪格林太太家的草坪要费力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认识物体的“面积”
引导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明确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学生感受黑板面的大小,提问: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积?
学生找一找并说一说教室里物体表面的面积。
(3)比较物体“面”的大小
提出要求:说说数学书的封面、黑板面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
学生发现: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继续引导:你还能指出一些物体的面,并比较它们的面积吗?
动手操作探索。
为每位学生提供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片,红色长方形和绿色长方形,谁的面积更大呢?
提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用眼看猜一猜、重叠在一起看、还可以......)
提供方格纸,引导学生通过数方格比较大小。
学生操作后,明确:红色长方形包含有16个小方格,绿色长方形包含有15个小方格,所以红色长方形的面积比绿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小游戏:每位同学在小帮手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在班级中寻找画出图形面积最大的和面积最小的。
继续阅读,深化认识
寻找比较方法。
山姆想要证明希尔先生家的草坪比格林太太家的草坪面积大,我们来帮帮他。
2.继续阅读:哥哥戴夫给他出了个好主意。想办法量一量两块草坪的边长——长和宽,然后,把它等分成大小一样的方格,然后......
怎样量草坪呢?山姆的尺子太短,量起来一点也不方便,我们可以?(用脚印去量很方便。)
引导阅读:格林太太家的草坪20脚长,10脚宽,有200个脚印格子那么大。而希尔先生家的草坪有360个脚印格那么大,整整比格林太太家的大160个脚印格!
四、巩固新知
1.比较地图上四个省的面积,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
2.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
3.根据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五.师生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个怎样的数学故事?你从中学会了些什么?回家以后也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山姆的脚印格子
认识面积
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教后反思:
这节课总体感觉较顺利,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1.组织丰富的数学活动,展现生动的形成过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面积意义的产生过程、体验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面积意义分两个层次: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封闭图形的面积,这两个层次重在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面积的意义。
2、经历面积的比较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以学生自己的体验和知觉为基础,特别需要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和感悟。课堂中学生在经历面积的形成过程中,逐渐积累丰富的表象,尤其是“估一估”“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使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整堂课以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为主线,渗透各种比较面积的方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比较、评价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同的策略,从中学到不同的比较策略,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在分工操作、比较、汇报、交流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的体验感悟才比较深刻。
虽然在操作材料上动了些脑筋,但是学生操作起来还是要花不少时间,如何再进一步节省时间,使讨论更充分有效,值得进一步思考。
3、在课程与绘本的整合方面,在这节课中,数学绘本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但也使这节课内容过满。关于怎么整合,绘本与数学课怎么建立起自然、相辅相成的联系,还需继续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