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学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长方体。
学具准备:
硬币、剪刀、彩色正方形和长方形、2厘米的小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听一首《拍手歌》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拍手歌,好吗?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做。拍手时接触的是哪里呀?(手掌面)除了手掌面,你还能找到实际生活中其它物体的面吗?
二、紧贴生活,结合实例,理解含义。
(一)实物感知,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
1. 感知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活动就从这一本数学书开始。
师:请举起数学书,用手摸一摸课本的封面,也就是这一个面。
(师指导摸的方法:摸面的时候,手放在封面上,认真地、慢慢地摸这一个面的全部,静静感受它的大小。)
????生:进行摸面。
师:再看看我们的老朋友---黑板,它的表面也是一个面。谁来比一比,这两个面谁大谁小?
生:黑板的面大,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
2.感知手掌面的大小
(1)摸手掌面。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这是我们的手掌面,摸一摸。
师生共同感受。
?(2)抽一个学生和老师击掌,比较老师与学生手掌面的大小。
师: 现在看一看,老师的手掌面和这位同学的手掌面比,谁大谁小?
生:老师的手掌面大。
(3)学生和学生击掌,比较学生与学生手掌面的大小。
师:刚才已经和老师比过了,现在同桌两个小伙伴也互相比一比你们的手掌面,看看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
生1: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同桌的手掌面大。
3.总结。
师:其实刚才我们接触的黑板的表面、课本的封面、还有手掌面等等,这些都可以统称为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的表面。
师:我们刚才比较了物体表面的什么?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
板书:大小。
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在数学中有一个名字叫面积。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板书:面积。
4.结合生活实物,感受物体表面的面积
(1)比较桌子和凳子表面的大小。
师:伸出手摸一摸咱们的课桌表面,再摸一摸凳子的表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
生:课桌表面的面积大,凳子表面的面积小。
(2)找一找,说一说。
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物体,你能不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到两种物体比一比它们面积的大小呀?
生1:黑板的面积大,橡皮的面积小。
生2:文具盒的面积小,课桌的面积大。
生3:门的面积大,椅子的面积小。
(二)亲身体验,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1.进行摸面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摸一摸“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找一个同学上来,闭上眼睛来摸两个面,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一下,你摸的第一个面大?还是第二个面大?还是两个面同样大?谁愿意来挑战一下?
师:抽一个学生。
师: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并指导孩子摸两个面。(第一个面大,第二个面小)
师:如果她说对了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如果说错了我们帮帮它。
生:摸面。
师:感觉到了吗?请你说给大家听。
生:我觉得第一个面大。
生:鼓掌。
师:谁愿意再来挑战一下?
师:再抽一个学生。
师:再次拿出一个正方体盒子,让学生摸。(摸两次相同的面)
师:请你说说刚才摸的两个面大小怎么样?
生:一样大。?????
生:鼓掌。
2.认识封闭图形。
师:如果老师把他们刚才摸到的面画在黑板上,看,这一个面就变成了什么?
生: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小结:我们就把这样首尾相连、密不透风的图形称作封闭图形。
板书:封闭图形。
师:封闭图形也是有大小的,我们就把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他们的面积。
3.比较这两个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谁来比较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
生:长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
4.认一认。
师:我们来看这几个图形,找一找哪个图形不能找到面积。(课件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一个未封闭的图形)
生:最后那个图形没有面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的眼力真厉害。
(三)揭示面积的概念。
师:谁来根据黑板上的板书来总结一下什么是面积?
生:进行总结。
师:引导学生逐步完善。
生:齐读面积的含义。
三、实际操作,探究方法,比较大小。
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师: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你们自己想办法好吗?
2.小组合作,探索比较方法。
师:光靠猜测是不行的,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下面请你们小组合作,充分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来进行验证。
生:进行小组验证。
师:巡视指导。
(数分钟后)
师:下面请各小组进行汇报。
组1:我们组采用的是摆硬币的方法,长方形里可以摆10个硬币,正方形里可以摆9个硬币,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组2:我们组采用的是摆小方格的方法,长方形里可以摆10个小方格,正方形里可以摆9个小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组3:我们组采用的是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
组4:我们组采用的是画小方格的方法,长方形里画了10个小方格,正方形里画了9个小方格,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大。
3.总结。
师:大家刚才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大,你们认为在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呢?
生交流得出:数格子的方法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出示课件比较省份的面积大小)
师: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东西?
生:地图。
师:对,地图上找出两个省,来比一比它们的面积。
2.巩固练习。
(1)说一说,下面哪个图案的面积大?(练一练的第4题。)
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生:第一个图案占了16个方格,第二个图案占了14个方格,所以第一个图案的面积大。
(2)创意大比拼
师: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为7个方格的图形,比比看谁的图形最有创意。
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开始画吧!
教师巡回指导,展示作品。
五、课堂小结
1.谈收获。
师:说一说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生2:我会比较图形的面积。
……
2.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面积,还知道了日常生活中许多和面积有关的物体。其实呀,数学就是这么神奇,它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的许多问题呢!所以,我们在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得怎样去用它。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四个字——“学以致用”,希望它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给你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