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怎样描述运动
一、选择题
1.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 )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来
2.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3.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船
B.山
C.河岸
D.岸边树木
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往外看,甲看到丙的飞机匀速下降,乙看到丙的飞机静止不动;丙看到楼房匀速下降,则正确的是( )
A.v甲>v乙>v丙
B.v甲<v乙<v丙
C.v甲<v乙=v丙
D.v甲>v乙=v丙
6.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可能上升
B.乙可能上升
C.丙必定上升
D.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7.如图是英国人发明的单轮自行车集交通工具、健身器和杂技道具为一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人骑着自行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
C.自行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上的某部件惯性变大了
D.自行车前进时,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8.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B.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
C.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
D.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9.下列叙述的几种运动,不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是(
)
A.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的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
B.小雨和叶子姐姐并肩走在操场上,小雨说叶子姐姐是静止的
C.小雨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看到铁路旁的树木向后退
D.坐在行驶的汽车中,小雨对司机说:“我没有运动”
10.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二、填空题
1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_____,简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_____.
12.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_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3.物理学中,把物体间_______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14.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___为参照物.
15.如图所示,小芳打着伞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请根据图中情景判断此时风向________(填“左”或“右”)吹,风速比小芳的速度________;若以风为参照物,小芳向________(填“左”或“右”)运动。
16.如图所示,甲、乙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子先用手蒙住眼睛,后放开手,发现编号________和________的小朋友做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17.小军在马路边的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向_____运动的,自行车向_____运动(均填“左”或“右”);小军听到汽车的鸣笛声是依靠______传播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m/s。
18.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
19.如图所示A、B两车先后在两个时刻的位置情况。请写出A、B两车在这一过程中相对于地面的两种可能的运动情况:
(1)________
(2)________
20.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你肯定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个人打架,甲咬了乙的鼻子,告到县衙,县官问甲:“为什么咬别人的鼻子?”甲答:“我没咬,是他自己咬的.”“他的鼻子在嘴之上,怎么咬?”甲答:“站在凳子上咬的.”大家都知道甲在诡辩.
(1)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驳斥甲的诡辩?
(2)怎样用物理知识驳斥甲的诡辩?
2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到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到甲保持静止不动,丙看到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对于地面各做何运动?
23.在接力比赛中,接力棒的交接是很关键的,一旦这个过程失误就会使整个比赛失败。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容易交接接力棒?
1.A
2.A
3.A
4.A
5.D
6.D
7.B
8.D
9.BCD
10.BCD
11.机械运动
运动
12.云月亮地球太阳太阳地轴
13.位置自己或飞机
14.云月亮地球太阳太阳地轴
15.
右
大
左
16.
1
3
17.
左
右
空气
340m/s
18.跑步机的皮带
地面
19.A车静止,B车向东运动
B车静止,A车向西运动
20.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或参照物选取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同)
21.(1)可以让甲自己站在凳子上咬咬看,感受嘴向上移动的同时鼻子也向上运动的情景;(2)当乙站在凳子上时,乙的鼻子和嘴同时向上运动,乙的鼻子和嘴是相对静止的.
22.甲乘坐的飞机匀速上升;乙乘坐的飞机与甲具有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丙乘坐的飞机可能匀速下降,可能静止,可能匀速上升,但速度小于乙乘坐的飞机。
23.在交接接力棒时,使两名运动员向相同方向同速奔跑,两名运动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