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下8.2研究液体的压强
考点一.液体内部压强
1.(2020春?越秀区期中)小明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而小明用手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高基本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问题后,小明继续探究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
(4)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映出来。
2.(2020?文峰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除②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做②③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是否有关。
(4)做 ①③④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 。
3.(2020春?天河区月考)利用图甲所示器材可进行液体压强的相关实验。
(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一定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加的是
A.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放在浓盐水中(浓盐水密度大于水)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 无关;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3)现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清水和浓盐水,小明想要用图中的器材,鉴别出哪杯是清水哪杯浓盐水,请写出操作步骤: 。
4.(2020春?湘桥区期末)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怍。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
(2)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 法。
(3)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比较代号为E、F的两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5)比较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2020春?濮阳期末)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6.(2020?丛台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此时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2020春?永州期末)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8.(2019春?陵城区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液体是( )
A.水银、盐水、酒精 B.水银、酒精、盐水
C.盐水、水银、酒精 D.酒精、盐水、水银
9.(2019?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10.(2020春?西城区校级期中)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剖面如图所示,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但未装满,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减小 B.压强不变
C.压强增大 D.无法确定压强变化
11.(2019?滕州市一模)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瓶子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12.(2019春?方城县期末)学习完液体压强知识后,小虎找来了一个空塑料瓶做实验。他先在a、b、c处各开了一个小孔,在瓶内装满水,发现a、b、C三处都有水流出,这说明了 。并且C处水流速最快,这又说明了 。
13.(2014?武汉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
A.甲的最大 B.乙的最大 C.丙的最大 D.一样大
14.(2020春?通许县期末)一个形状如图甲所示的密封容器,其中盛有一些水,现将容器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将( )
A.压力增大,压强减小 B.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C.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D.无法确定
15.(2020春?郁南县期末)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深度10cm,质量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g,底面积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N,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Pa.(ρ水=1×103kg/m3,g=10N/kg)
16.(2020春?英德市期末)如图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 ,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 ,水深20m处坝体所承受的压强是 Pa.(ρ水=1.0×103kg/m3,g=10N/kg)
17.(2020春?大埔县期中)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可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km,具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则:
(1)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多少?
(2)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多少?(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18.(2020春?封开县期末)如图所示,有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容器重为10N,装有重为40N的水,水深为0.1m,底面积为0.02m2,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19.(2020春?黄埔区期中)如图所示,铁桶重为60N,桶的底面积为300cm2,往桶里倒入15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20.(2020春?揭阳期中)重力为2牛,底面积为2×10﹣2米2的平底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重力为18牛的水,水深为0.4米。求:
(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水;
(3)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容;
(4)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
考点二.连通器原理
21.(2020春?海珠区校级月考)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22.(2020春?天河区月考)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水道组成。在闸室内有一艘轮船想驶往上游,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①打开闸门C ②关闭闸门D
③打开阀门A ④关闭阀门B
A.②③① B.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23.(2020春?北流市期末)连通器在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原理的是( )
A.过路涵洞 B.拦河大坝
C.下水管中“存水弯” D.船闸
24.(2020春?淅川县期末)如图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 下水道存水管
25.(2020春?新疆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锅炉水位计
C.茶壶 D.船闸
沪粤版物理八下8.2研究液体的压强
1.(2020春?越秀区期中)小明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相平 。而小明用手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高基本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 。
(2)解决问题后,小明继续探究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液体深度 的关系。
(3)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丙、丁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无关 。
(4)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反映出来。
【解答】解:(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用手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高基本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2)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不同,所以应选择丙、丁两图进行对比,因丙、丁两图中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故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4)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反应出来的。
故答案为:(1)相平;装置漏气;(2)液体深度;(3)丙、丁;无关;(4)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2.(2020?文峰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除②图杯中装的是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高度差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不漏气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做②③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密度 是否有关。
(4)做 ①③④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解答】解:(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的大小;
(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比较②④得,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U形管左右两管液面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由实验①③④得,液体深度相同,密度相同,方向不同,U形管左右两管液面相平,液体压强相同。所以相同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故答案为:(1)高度差;(2)不漏气;(3)密度;(4)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2020春?天河区月考)利用图甲所示器材可进行液体压强的相关实验。
(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一定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加的是 C
A.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放在浓盐水中(浓盐水密度大于水)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 容器形状 无关;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深度 的关系,结论是: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乙、丙 两图进行对比。
(3)现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清水和浓盐水,小明想要用图中的器材,鉴别出哪杯是清水哪杯浓盐水,请写出操作步骤: 让探头分别放入清水和浓盐水相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两侧液体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为浓盐水 。
【解答】解:(1)A、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A错误;
B、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18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B错误;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C正确;
D、将探头放在食盐水中的同样深度处,液体的密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此题没有说明深度相同,不能判断压强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知,探头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而容器的形状不同,但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相等,故得出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甲、乙两图中,液体的密度相同,乙探头的深度大,是探究液体压强的深度关系,因乙图实验中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大,故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深度相同,故应选用乙、丙两图进行对比。
(3)小明想要鉴别两个烧杯中装的是清水还是浓盐水(浓盐水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根据p=ρgh,在深度相同时,压强大的液体,液体的密度也大,故可让探头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相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液面两侧高度差,高度差大的为浓盐水。
故答案为:(1)C;(2)容器形状;深度;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乙、丙;
(3)让探头分别放入清水和浓盐水相同深度处,观察U形管两侧液体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为浓盐水。
4.(2020春?湘桥区期末)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怍。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相平 。
(2)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 转换 法。
(3)比较图中代号为 ABC 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比较代号为E、F的两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5)比较代号为 CDE 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答】C解:(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
(2)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
(3)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要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只改变橡皮膜的朝向,故比较图中代号为ABC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比较代号为E、F的两个图,深度相同,橡皮膜朝向相同,盐水密度较大,产生的压强较大,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朝向相同,故比较代号为CDE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1)相平;(2)转换;(3)ABC;(4)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5)CDE。
5.(2020春?濮阳期末)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小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相平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深度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大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大 。(选填“大”或“小”)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不变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解答】解:(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
(4)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故答案为:(1)小;相平;
(2)深度;
(3)大;大;
(4)不变;相等。
6.(2020?丛台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此时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容器小,因液体质量相同,所以根据ρ=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即ρ甲>ρ乙;
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
故选:A。
7.(2020春?永州期末)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解答】解:由图可知,a、b、c三点所处的深度,ha>hb>hc,
根据p=ρ液gh,在同一种液体中、密度相同,
所以,pa>pb>pc。
故选:C。
8.(2019春?陵城区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液体是( )
A.水银、盐水、酒精 B.水银、酒精、盐水
C.盐水、水银、酒精 D.酒精、盐水、水银
【解答】解:
由物理常识可知ρ水银>ρ盐水>ρ酒精,已知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根据公式p=ρgh可知,压强相等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
因为酒精密度最小,所以酒精液面最高,故乙是酒精;水银的密度最大,液面最低,故甲是水银;则丙是盐水。
故选:B。
9.(2019?雁塔区校级模拟)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解答】解: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由p=ρgh得:深度最小的a密度最大,深度最大的c密度最小,故ρ甲>ρ乙>ρ丙,
由图可知a、b、c三点到杯底的深度相同,即h相同,由p=ρgh得密度大的压强大,则a、b、c三点以下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下>p乙下>p丙下。
又因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上=p乙上=p丙上,所以整个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为p甲>p乙>p丙。
故选:C。
10.(2020春?西城区校级期中)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剖面如图所示,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但未装满,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减小 B.压强不变
C.压强增大 D.无法确定压强变化
【解答】解:由图可知,圆台形容器中水未装满,且此时上窄下宽,因此倒置后,液体深度h会增大,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故选:C。
11.(2019?滕州市一模)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大 (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 不变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瓶子对桌面的压强 增大 (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
①饮料不满,瓶口塞紧倒过来时,由于瓶口横截面积小,液体的深度会变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大于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②瓶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所受到的重力,瓶子倒置后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FN不变。
③由图可知,瓶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减小,由p=可知,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大;不变;增大;
12.(2019春?方城县期末)学习完液体压强知识后,小虎找来了一个空塑料瓶做实验。他先在a、b、c处各开了一个小孔,在瓶内装满水,发现a、b、C三处都有水流出,这说明了 液体内部有向侧面的压强 。并且C处水流速最快,这又说明了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解答】解:在瓶内装满水,发现a、b、c三处都有水流出,是由于水受到了压强,说明了液体内部向侧面有压强;
c处水流速最快,这又说明了c处水的压强最大,从而反映出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液体内部有向侧面的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3.(2014?武汉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
A.甲的最大 B.乙的最大 C.丙的最大 D.一样大
【解答】解:如图,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容器形状不同,
液体体积:
v甲<v乙<v丙,
∵三种液体质量相等,
∴ρ甲>ρ乙>ρ丙,
又∵p=ρgh,h相同,
∴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p甲>p乙>p丙,
故选:A。
14.(2020春?通许县期末)一个形状如图甲所示的密封容器,其中盛有一些水,现将容器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将( )
A.压力增大,压强减小 B.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C.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D.无法确定
【解答】解:(1)如图甲,水的深度小,图乙中水的深度大,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
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即p甲<p乙;
(2)甲情况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有两部分组成,即是该容器两侧壁的压力与容器内水的重力之和,故F1>G,
乙情况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容器底正上方那一块圆柱形的水的重力,而其他的水压倒了容器的侧壁上,所以F2<G,故F1>F2,即容器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
故选:B。
15.(2020春?郁南县期末)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深度10cm,质量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g,底面积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0.5 N,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1000 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1800 Pa.(ρ水=1×103kg/m3,g=10N/kg)
【解答】解:(1)水的深度h=10cm=0.1m,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由p=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pS=1000Pa×5×10﹣4m2=0.5N;
(2)质量为60g的水,容器的质量为30g,总质量为:m=60g+30g=90g,
总重力:G=mg=90×10﹣3kg×10N/kg=0.9N,
水平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力:F=G=0.9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800Pa。
故答案为:0.5;1000;1800。
16.(2020春?英德市期末)如图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 压强 ,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水深20m处坝体所承受的压强是 2×105 Pa.(ρ水=1.0×103kg/m3,g=10N/kg)
【解答】解:(1)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压强,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水深20m处坝体所承受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20m=2×105Pa
故答案为:压强;增大;2×105。
17.(2020春?大埔县期中)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可达到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km,具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则:
(1)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多少?
(2)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多少?(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解答】解:(1)当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700m=7.21×106Pa,
(2)由p=可得,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F=pS=7.21×106Pa×0.01m2=7.21×104N。
答:(1)蛟龙号下潜到7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7.21×106Pa;
(2)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1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7.21×104N。
18.(2020春?封开县期末)如图所示,有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容器重为10N,装有重为40N的水,水深为0.1m,底面积为0.02m2,g=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解答】解:
(1)水对容器底面产生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容=====2500Pa;
(3)由压强公式p=,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F压=p水S=1000Pa×0.02m2=20N.
答:(1)水对容器底面产生的压强1000Pa;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2500Pa;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20N.
19.(2020春?黄埔区期中)如图所示,铁桶重为60N,桶的底面积为300cm2,往桶里倒入15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解答】解:
(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S=300cm2=3.0×10﹣2m2;
由p=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3.0×10﹣2m2=45N;
(3)台面受到的压力:
F′=G桶+G水=G桶+m水g=60N+15kg×10N/kg=210N,
台面受到的压强:
p′===7000Pa。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45N;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为7000Pa。
20.(2020春?揭阳期中)重力为2牛,底面积为2×10﹣2米2的平底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重力为18牛的水,水深为0.4米。求:
(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水;
(3)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容;
(4)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
【解答】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9.8N/kg×0.4m=3920Pa;
(2)由p=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水=p水S=3920Pa×2×10﹣2m2=78.4N;
(3)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F容=G容+G水=2N+18N=20N,
(4)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容===1×103Pa。
答:(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3920Pa;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水=78.4N;
(3)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容=20N;
(4)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1×103Pa。
21.(2020春?海珠区校级月考)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如下图:根据连通器的道理可知:左右管中的液面,以及壶身与壶嘴的液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图可知,C液面位置正确,AB图左高右低,不正确;D图壶身液面高,壶嘴液面低,不正确。
。
故选:C。
22.(2020春?天河区月考)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水道组成。在闸室内有一艘轮船想驶往上游,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
①打开闸门C ②关闭闸门D
③打开阀门A ④关闭阀门B
A.②③① B.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解答】解:船闸属于连通器,轮船想驶往上游,轮船在闸室中时,要首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打开阀门A,使闸室与上游构成连通器,则上游的水进入闸室,当闸室与上游的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C,轮船就能进入上游。故顺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D。
23.(2020春?北流市期末)连通器在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原理的是( )
A.过路涵洞 B.拦河大坝
C.下水管中“存水弯” D.船闸
【解答】解: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由图可知:过路涵洞、下水管中“存水弯”、船闸都具备这一特点,都属于连通器。
而拦河大坝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不是连通器。
故选:B。
24.(2020春?淅川县期末)如图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活塞式抽水机
D. 下水道存水管
【解答】解:
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B、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符合题意;
D、下水道存水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2020春?新疆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锅炉水位计
C.茶壶 D.船闸
【解答】解:A、抽水机抽水是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与连通器无关,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水位计上端和锅炉炉身的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C、茶壶的壶身与壶嘴都与大气连通,并且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