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组合体的体积》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会将组合体切割成几个长方体与正方体。 
2、会计算简单组合体的体积。 
3、引导学生“将组合体合理地切割成几个基本形体,分别计算体积然后再相加”的方法求组合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 将组合体切割成几个长方体与正方体并计算简单组合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合理切割,找准尺寸。 
核心素养 关注: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转化能力、猜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环节 环节目标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活动一 复习引入 
 复习平面图形中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一、这里有一个组合图形,你有什么好方法求它的面积?(要求:学生讲出方法即可) 
小结:对,通过割、补、移的方法,就可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复习巩固,准备知识的迁移。 
活动二 探究组合体体积 
1、探究组合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指出各基本图形的长、宽、高。 
 
二、现在,有这样一个图形,要求它的体积,你有哪些方法呢? 
1、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独立完成,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好? 
2、将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反馈: 
法1 
法2: 
法3: 
法4: 
4、刚才,同学们想出了那么多方法来求组合体的体积,那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5、小结:(出示) 
求组合体的体积: 
A先将组合体分割或添补成几个基本形体,分别计算体积后,再相加减。 
B、合理切割,找准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数据。 
6、介绍底面积×高的方法: 
 在巡视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小朋友用了这样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板书:V= a b h 
 
 V= S h 
思考:是所有的组合体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求体积吗?(只有当高度一样时,我们可以用底面积×高求体积) 
7、总结:看来,我们用割补等方法也能求出组合体的体积,在计算时注意合理切割,找准尺寸。 
空间想象能力、转化的思想,合理解决 
问题的意识、策略。 
归纳、概括 
活动三 实际运用 运用所学方法灵活、合理地计算组合体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组合体的体积:(单位:厘米) 
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符合下图体积计算方法的是:C) 
A、8×6×5+(24-8)×6×(15-5×2) +24×6×5 
B、8×6×15+(24-8×2)×6 ×(15-5)+8×6×5 
C、8×6×5+24×6×(15-5)+8×6×5 
2)除了这种方法,还能怎么算? 
横着分割: 
8×6×5+(24-8)×6×(15-5×2) +24×6×5 
竖着分割: 
8×6×15+(24-8×2)×6 ×(15-5)+8×6×5 
3)还可以怎么算?(割—移—底面积×高) 
 (媒体演示)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组合体的特征进行割补移,然后找准每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数据进行计算。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 
方法的合理性或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