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9 11: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训练】1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以避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 B.中国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C.中国在经济军事上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的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 )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动的 B.两次战争中国都以失败告终
C.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相同 D.两次战争都迫使清政府大量赔款
3.造成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没有彻底击败法国的实力 B.清军战备、军费严重不足
C.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D.英国支持法国,对清政府施压
4.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增加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5.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主要是因为 ( )
A.美国的经济实力已上升到世界第一位 B.它利用了列强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的矛盾
C.基本上维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 D.帝国主义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6.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变为 ( )
A.镇压中国革命 B.扶蒋反共 C.扩大侵略 D.直接控制
7.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上书请求严禁鸦片B.不畏强敌、敢于斥责义律的不法行为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虎门销烟斗争的伟大胜利D.为保卫中华民族,修筑炮台,训练水师,加强海防
8.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中国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是 ( )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
C.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太平天国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矛盾
9.“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
C.山东的传教士活动频繁 D.山东深受帝国主义侵略之苦
10.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者相似的因素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强调变革 C.受西方进化论思想影响 D.救亡图存
11.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
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它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12.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是 ( )
A.共同的革命纲领 B.共同的阶级立场 C.共同的思想认识 D.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6分,第14题7分,共13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假如日本人公开对我们说:我们不能再遵守华盛顿协定了,因为在中国秩序没有恢复。中国的一半领土已经布尔什维克化了,而且正在同俄国人合作,因此,请给我们机会以在中国恢复秩序。如果他们直接了当地对我们说,我们是不会提出异议的。”
——美国总统胡佛1931年10月的演说
材料二 假如我们让日本人放下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拿过去。……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谈话(1945年8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什么态度和目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后美国对侵华日军采取了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对侵华日军的最基本的政策是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 “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三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哪个阶级或派别的政治主张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两段材料所代表的政治派别的共同之处
(3)简述材料二、三、四三段材料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在中国进行的实践活动的主要影响。
三、问答题(第15题8分,第16题7分,共15分)
15.近代中国历史上日本曾发动过两次对华侵略战争,中国在两次战争中前败后胜。试从当时国际环境、领导者、民众参与、战略战术、影响几方面比较两次战争的不同。
1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史实五例,并据此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 无往不胜
【经典1】(2009·达州)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列强侵入北京城有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经典2】(2010·衡阳)“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经典3】(2011·陕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中国人是工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A
①马克思理论传入中国,促使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倾销,导致白银外流
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 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
1.(2011·新疆)“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魏源 D.严复
2.(2011·枣庄)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 )
3.(2011·南平)《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1·苏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5.(2011· 常德)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6.(2011·东营)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二、非选择题
7.(2011·莱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裁:“张骞始开西域之迹。”以后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1)为什么说“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是“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二 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2)松赞干布迎娶的大唐公主是谁?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材料三 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十八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3)材料中“鞑靼人”是指什么人?他们的回归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四 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开始军事行动,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历史结论?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
1.( 原创)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2.( 原创)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赔款2100 万元 B.割香港岛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3.( 原创)《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4.( 原创)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下图)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原创)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葡萄牙 D. 日本
6.( 原创)我国各族人民自古就有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传统。19世纪70 年代发生在新疆的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件是( )
A.土尔扈特万里回归祖国 B.中国军民取得驱逐阿古柏战争的胜利
C.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
二、非选择题
7.【勿忘近代的耻辱 探索救国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较量指哪次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为哀悼哪位清军将领而撰写的?
(3)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为实现其目的开展了哪些活动?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4)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C 3.C 4.D 5.C 6.B 7.C 8.A 9.D 10.D 11.A 12.D
二、材料解析题
13.(1)尽管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不符合美国一贯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但美国却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采取了不反对的态度,其目的是想利用日本反对共产主义。(2分)(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不让侵华日军立即放下武器,以利用日军阻止共产党军队解放自己的国土。(2分)(3)材料一、二均反映了美国对侵华日军的最基本的政策是让其阻止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说明帝国主义国家总是把反共反人民放在首位。(3分)
14.(1)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3分)(2)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朝统治。(1分)(3)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分)
三、问答题15.①两次侵华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31~1945年的中日战争。(2分)②不同。国际环境:前者处于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中国孤立;后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领导者:前者是腐败的清政府,后者是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众参与:前者只有极少数人,后者是全民参与的民族解放战争。战略战术:前者执行避战保和的方针,后者持久抗战,并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两大战场互相配合。影响:前者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后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分)
16.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只要答出其中五个运动的名称,即可给5分)感受:上述活动都相继失败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腐败的清王朝是不能自救的;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等。(只要答出上述意思中的两点即可给2分)
【3年经典解析】——掌握绝技 无往不胜
DAA
【2011真题导练】——全新精题 梯度升级
一、选择题1.A2.B3.A4.A5.B6.B
二、非选择题
7.(1)张骞最早出使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2)文成公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3)土尔扈特人。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4)设立新疆行省。新疆、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等。
【2012命题预测】——考前咬牙 考后放歌
一、选择题1.B2.B3.C4.B5.B6.B
二、非选择题
7.(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2)邓世昌。(3)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新式军队(海军);创办新式学堂;修筑铁路;创办电报业。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