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历史复习热点 习近平访美和尼克松访华40周年
材料一 2月13日-1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就建设好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谈了四点看法。一要镜鉴历史。4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有4条历史经验:双方共同利益是内生动力;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制度保障;相互了解和战略信任是重要前提;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是前进推力。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继续遵循。二要登高望远。中美建设合作伙伴关系是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一次伟大尝试,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运。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相信美国各界有识之士都不希望因大选因素给中美关系发展留下令人遗憾的“后遗症”。三要互尊互信。中方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发展对美关系的意愿是坦荡的、真诚的,也是一以贯之的。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采取有助于增进互信的实际行动对待中国,特别是慎重妥善处理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四要互利共赢。去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4400多亿美元,这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本质特征。对于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也要本着互利双赢的精神,用积极和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分歧和摩擦。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刚下飞机,就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手相握。这个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震撼了世界,标志着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将自己访华的一周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之来之不易。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中考链接:
1、美国的历史。
2、中美关系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美国的历史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人:华盛顿
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
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结果:美国胜利,获得独立。并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性质:双重性,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略
2、美国内战(1861——1865)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领导者:林肯
文献的颁布:为了调动北方人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为了调动黑人参战的积极性,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努力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宣言的发表,扭转了战争局势。
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根本原因相同: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相同: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罗斯福新政
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内容:中心措施是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了调整。其它还有对农业、金融业的调整及兴建公共工程。
意义: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
(1)、四部文献: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三位总统: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
(1)对三位总统作出评价
(2)共性: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4、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5、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
(1)冷战政策(形成的标志、主要表现)
(2)美苏争霸
(3)霸权主义政策
二、中美关系发展
1、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美国追随英法侵华。
2、20世纪初到30年代,与日本在华进行争夺。1945-1949:独霸中国。
3、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敌视新生中国,中美对峙。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美国采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扼杀新中国。
(2)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派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安全,阻挠中国解放台湾。
4、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和建交。
(1)中美关系改善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越南战争泥潭。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5、美国为什么难舍台湾?
安全利益:美国要确保台湾的安全,实际上就是要显示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
经济利益:目前台湾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
外交策略考虑: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制约中国的发展。
6、如何理解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属中国内政;而德国和朝鲜的分裂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因素造成并以国际协议为依据的。
7、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
(1)不利因素: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要对中国和平演变。②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以人权和民主化相要挟,散布中国威胁论。③台湾问题,美国舍不得老朋友。
(2)有利因素:①中国巨大的经济市场。②中国战略平衡地位的加强。
8、综观中美关系发展历史得出的三个重要结论
结论1: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2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了巨大好处。
结论2: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这首先表现在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和双赢上。美国企业给中国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给美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中国企业还给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消费品。今天,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国,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
结论3: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合作,已经并将继续对亚太地区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9、对当今中美关系的一点认识
(1)建设性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流。尽管美国国内对中国还有很强的偏见和怀疑,但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2)“和而不同”是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中考点击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大国堀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
(4)从美国堀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5)从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你认为对我国的发展有何借鉴?
2、美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从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到今天,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世界近现代文明的脚步。为了进一步了解美国文明发展的历程,请你参加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的历史小论坛——“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
类别 典型事例 典型人物
建国篇 独立战争
统一篇 林肯
富强篇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富尔顿、爱迪生
创新篇 富兰克林·罗斯福
称霸篇 推行“冷战”政策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美国发展之路》表的空白处。
(2)收集、整理材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兴趣小组觉得围绕“美国发展之路”这一主题来收集材料。请你提出完成材料收集的方式。
(3)问题探究: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作用?(2分)
(4)活动感悟:纵观“美国发展之路”,你认为推动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签署的文件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3)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4)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5)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