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单元综合测试 A卷(含答案)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281.2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1-06-14 11:39:14 |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中,王超将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当两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现把两金属盒分别放在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中,且两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则由图可知( )
A.ρ1=ρ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判断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大气压强现象的是( )
A.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B.用吸管吸饮料
C.潜水员作业时要穿抗压潜水服
D.钢笔吸墨水
6.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7.我国研制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高达486
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8.小张同学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风扇迎面吹风,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8
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吹风能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B.吹风能增加物体所受的重力
C.吹风使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D.吹风使机翼模型下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上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9.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如图所示,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0.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1.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物时,受力的 越小,产生的 越大。?
12.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
Pa。(ρ水银=13.6×103
kg/m3,g取10
N/kg)?
13.体重为500
N的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400
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 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
14.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
m2,那么,在标准大气压下1.5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 的缘故。(标准大气压p=1.0×105
Pa)?
15.小红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A侧旁边吹气(如图所示),会看到气球向 (选填“A”或“B”)侧运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
三.解答题
16.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
A.酒精(ρ酒精=0.8×103
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
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
kg/m3)
18.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的大小,他们拿来一个带挂钩的吸盘,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质量不计)挂在挂钩下,如图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大小。
(1)本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 、 。?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 。 ?
(3)大气压的表达式p= 。?
(4)如果测出的大气压仅为0.8×105
Pa,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9.小李用实验测量当地大气压值。他在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取10
N/kg)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他可计算出当地大气压的值为
Pa。?
(2)如果另一名同学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李的测量结果。?
(3)实验中如果不小心将玻璃管顶端碰破一个小口,则管内水银面会 。?
20.小明用一满瓶纯净水和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绵做实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所示。做着做着小明想,一瓶纯净水能产生多大压强,竟把海绵压陷得那么明显,于是就开始想办法计算它。他从商标纸上直接查到这瓶水的“净容量”是600mL(1mL);掂了掂同样的空瓶确实很轻,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又测出瓶底面积为35cm2,瓶盖面积为。根据小明收集到的数据,请你计算:
(1)这瓶纯净水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是多少?
(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简单的办法是什么?(g=10N/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C
6.D
7.C
8.C
9.B
10.A
填空
11.面积 压强
12.解析
由题图可知,A点所处的深度h=30
cm-20
cm=10
cm=0.1
m
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
p=ρ水银gh=13.6×103
kg/m3×10
N/kg×0.1
m=1.36×104
Pa。
答案
1.36×104
13.解析
p==1.25×104
Pa;平卧时增大了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故能避免意外发生。
答案
1.25×104 增大了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
14.解析
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F=pS=1.0×105
Pa×1.5
m2=1.5×105
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人体内也有气压,这样身体内外压强相互抵消。
答案
1.5×105 人体内也有气压
15.解析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小红向气球的A侧旁边吹气时,A侧旁边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会向A侧运动。
答案
A 小
三.解答题
16.答案
(1)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图乙和图丙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探究的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3)探究过程没有控制变量,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在变化,故他得到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
17.解析
(1)该同学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构成连通器,此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2)同种液体,改变液体的深度,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的关系;(3)当探头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C。
答案
(1)相同 (2)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3)C
18.解析
这是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实验,需要测量吸盘的横截面积和所受拉力,所以用到的器材有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然后根据公式p=可得大气压的数值。当然,这种测量方法得出的数据不太精确,主要是因为吸盘中的空气不可能完全被挤出。
答案
(1)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或天平、案秤、台秤)
(2)吸盘的直径D(或吸盘的半径r) 细沙受到的重力G(或细沙的质量m)
(3)或
(4)吸盘中的空气没有完全被挤出;接触面没有处理干净;吸盘与玻璃板接触不紧密;存在漏气现象等。
19.解析
(1)当地大气压p=ρgh=13.6×103
kg/m3×10
N/kg×0.7
m=9.52×104
Pa;
(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大于海拔高处测量的值;
(3)将玻璃管顶端碰破一个小口,相当于连通器,液面会下降,最终管内外水银面将相平。
答案
(1)9.52×104 (2)大于 (3)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
20.解析:分析题意:“净容量”是装水的多少;瓶重不计;正放时瓶盖在上,倒放时瓶盖在下,说明两种情况下瓶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是不同的;计算压强应先求出重力。
(1)这瓶纯净水的质量为
这瓶纯净水重为
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为
(2)从瓶子中倒出4/5的水(或把瓶子倒置在大的很轻的硬垫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