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总复习课件+巩固训练 4.8第四章-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总复习课件+巩固训练 4.8第四章-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5 09:47:35

文档简介

基础达标
一、
填空题。
1.
五年级男生有50人,且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6,则五年级女生有(   )人,全班有学生(   )人。
2.
如右图所示,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面积占大三角形A的,占小三角形B的。则大三角形A与小三角形B的面积比为(   )。如果三角形B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则三角形A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驶180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驶15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   ),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   )。
4.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5:3:2,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  )三角形,则它的最大的内角与最小内角的差是(  )度。
5.
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它们的底面积的比是5:3,并且大圆柱的体积比小圆柱的体积大18立方米。则大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小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
二、
选择题。
1.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每小时38千米,5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比原来多行2千米,返回时需要几小时,正确列式为(  )。
A.
38×5=(38+2)x
B.
38:5=x:2
C.
38×5=(38+2)×(5-x)
2.
一项工程,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2:3,如果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则乙单独做要(  )天。
A.
18    
B.
8    C.
15
3.
三个自然数,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乙数与丙数的比是4:7,三个数的和是201,则乙数是(  )。
A.
36  
B.
60  
C.
105
4.
修一条路,前3天修了180千米,如果剩下的用了5天修完。求这条公路长
多少千米?解:设这条路长x千米,正确列式为(  )。
A.

B.
x:(5+3)=180:3
C.
x:3=180:5
5.
比例尺是(  )。
A.
比  
B.
比值
C.
不是比也不是比值
6.
如果甲车轮滚动4周的距离,乙车轮要滚动5周,则甲、乙两车轮的直径比是(  )。
A.
4:5
   B.
5:4
C.
16:25
   D.
25:16
三、
解决问题。
1.
学校原来有科技书、故事书、文艺书一共1200本,后来又购进故事书400本。这时科技书、故事书、文艺书的本数比是4:3:1,现在有故事书多少本?
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测得甲、乙相距8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到乙用了5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3.
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零件的与徒弟加工零件的相等,已知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20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
4.
一项工程,甲、乙合作12天完成。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为2:1,甲、乙单独做这项工程各要多少天?
5.
甲、乙两人进行百米比赛,当甲跑了80米时,乙距终点10米。当乙到达终点,甲距终点还有几米?
6.
学校运来200棵树苗,老师们栽种了其中的,剩余的按5:4分配给甲、乙两个班,乙班分到多少棵?
7.
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15千米,这时已修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的比是3:4,这条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能力拓展
1.
自某市首个小学生科技馆建成并开放以来,该市小学六年级有的学生都参观了科技馆场馆,其中,女生有150人,占全年级人数的,请问:这个学校六年级参观了科技馆场馆的男生有多少人?
2.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出发,相对而行。当客车行了全程的时,货车行了42千米,当客车到达乙城时,货车距甲城还有全程的。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
有A、B、C三架飞机模型,A在空中停留时间的与B在空中停留时间的相等;B在空中停留时间的与C在空中停留时间的相等。如果C在空中停留时间比A多13分钟,问:B在空中停留了多长时间?(共14张PPT)
第四章
综合与实践
第五节 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1.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
方法一:把比看作份数,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相应的几份。
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数,按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解答。
2.
比例尺实际问题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
(3)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3.
正、反比例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1)根据具体的情境,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
(2)设未知量为x,找出各个量对应的数,列出比例。
(3)解比例。
(4)检验并写出答案。
例1
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108厘米,它的长:宽:高是4:3:2,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按比例分配问题
此题有两个已知条件:①一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108厘米;②它的长:宽:高是4:3:2。
方法一:
先求出一组长、宽、高的和:108÷4=27(厘米),27÷(4+3+2)=3(厘米),长:3×4=12(厘米),宽:3×3=9(厘米),高:3×2=6(厘米),体积:12×9×6=648(立方厘米)。
方法二:
根据条件②求出:长、宽、高的总份数是4+3+2=9,长占
,宽占
,高占

结合条件①求出:长是108×
÷4=
12(厘米),宽是108×
÷4=9(厘米),高是108×
÷4=6(厘米)。
体积:12×9×6=648(立方厘米)。
答案 
648立方厘米
一种合金含锌和铜共15千克,已知锌和铜的比例是2:3,求这块合金中含锌和铜各多少千克?
答案:
锌:
6千克
铜:
9千克
比例尺问题
例2
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100米,宽80米。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面积是多大?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距离的比。因此先求出长方形草地在图上的长、宽,然后求图上的面积。图上的长:100米=10000厘米,10000÷1000=10(厘米);图上的宽:
80米=8000厘米,8000÷1000=8(厘米);图上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案 
80平方厘米
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AB两地大约4厘米,实际距离多少千米?BC两地的实际距离约300千米,在这幅图上大约有多长?
答案:
480千米 
2.5厘米
正、反比例实际问题
例3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1)一间教室,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地砖铺,需要320块。如果用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需要多少块?
(2)用一种地砖铺地,铺5平方米需要20块,一间教室的地面面积是80平方米,需要这种地砖多少块?
正、反比例实际问题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即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第(1)题中,一间教室的地面面积一定,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
第(2)题中,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铺地面积和地砖块数成正比例。
答案 
(1)500块 (2)320块
强强5分钟做190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再做3分钟,一共能做多少道?
答案:
304道
谢谢!
点击进入word课后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