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总复习课件+巩固训练 4.9第四章-解决问题的策略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总复习课件+巩固训练 4.9第四章-解决问题的策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5 09:49:19

文档简介

基础达标
1.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了5本同样的笔记本,用去多少元?
2.
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3.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4.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5.
鸡、兔共80个头,共有脚200只,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用假设法)
能力拓展
1.
木器店现有脸盆架和衣架100个。这些脸盆架和衣架一共340条腿。木器店有脸盆架和衣架各多少个?(脸盆架4条腿,衣架3条腿)
2.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比依次为2:3:4,小红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比依次为4:5:6。已知她上坡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路程总长36千米。小红走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综合与实践达标检测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30分)
1.
益民公司一、二月份共生产洗衣粉900吨,三月份生产480吨,四月份生产500吨。平均每个月生产(  )吨。
2.有两个苹果园,一个11公顷,平均每公顷产苹果4200千克,另一块9公顷,平均每公顷产苹果4000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顷产苹果(  )千克。
3.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那么相遇时,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  )。
4.分数单位是的最简分数的和是(  )。
5.一根铁丝,第一次剪去全长的,第二次剪去余下的,两次共剪去全长的(  ),还剩下全长的(  )。
6.一堆煤,第一次运走它的,第二次运走它的45%,把(    )看作单位“1”,两次运走这堆煤的(  )%,还剩这堆煤的(  )%
,第一次比第二次少运这堆煤的(  )%

7.某工厂原计划生产1250吨化肥,实际超产25%,超产(  )吨。
8.在比例尺是1:6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6.5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9.一张比例尺是3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12厘米,则这个零件的实际长是(  )厘米。
10.用200千克黄豆可榨油30千克,如果用150千克黄豆可榨油(  )千克,如果要榨油150千克,要黄豆(  )千克。
二、选择题。(30分)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60,再加上丙数,则平均数是278,丙数是多少?列式为(  )。             
A.
(160×2+278)÷3
B.
160×2+278
C.
278×3-160×2
2.
两地相距4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的距离是8厘米,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8:400   
B.
1:50  
C.
1:5000000
3.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8天完成。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A.
10:8    
B.
8:10
C.
5:4
D.
4:5
4.在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10,在110克的盐水中含盐(  )克。
A.
11
B.
10
C.
100
D.
99
5.
已知x+=y+=z+,那么x、y、z中最大的数是(  )。
A.
x
B.
y
C.
z
D.
无法判断
6.
甲地海拔-120m,乙地海拔80m,两地海拔相差(  )。
A.
40
B.
-200
C.200
D.
-40
三、解决实际问题。(40分)
1.
王晗期末综合测试,语文得了93分,英语考了98分
,现在还要考数学,他想争取三科平均成绩达到96分,那么他的数学至少要考到多少分?
2.
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肖刚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肖刚往返的平均速度。
3.
学校食堂有一堆煤,实际每天烧煤1.2吨,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烧0.1吨,这样原计划烧60天的煤,现在可烧多少天?
4.
电视机厂计划25天生产液晶电视机4000台,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制造40台。照这样计算,完成原定生产任务要用多少天?
5.
从家到科技馆,爸爸需要走8分钟,小刚需要走10分钟,爸爸的速度比小刚快百分之几?
6.原来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两杯果汁同样多。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7.小红在读一本128页的故事书,已经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5:3,小红已经读了多少页?还有多少页没读?
8.一件工作,甲做9天可以完成,乙做6天可以完成,现在甲先做了3天,余下的工作由乙继续完成,乙需要几天可以全部完成工作?
9.将一根钢条锯成5段需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成8段,需要多少分钟?
10.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已经行驶了全程的,还剩下144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共18张PPT)
第四章
综合与实践
第六节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枚举(一一列举)、逆推(倒过来想)、替换、假设、转化。
1.
列表。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表格将条件和问题整理出来,就能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
2.
画图。用画线段图和直观图的方法把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使题意形象具体,一目了然,以便较快找到解题的途径。
3.
枚举(一一列举)。根据题意,将符合要求的结果不重复、不遗漏一一列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逆推(倒过来想)。从事情的结果倒过去想它在开始的时候是怎样的。
5.
替换。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用别的数量来代替,从而使问题简化。
6.
假设。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假定和预设,然后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对假定和预设进行调整,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7.
转化。转化就是化繁为简,化新为旧,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列表及枚举策略
例1
王大叔用18根一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长方形的周长为18米,可以求出长与宽的和是18÷2=9(米),有多少种围法,一一列举:

8
m
7
m
6
m
5
m

1
m
2
m
3
m
4
m
周长
18
m
18
m
18
m
18
m
答案 
4种
军军和芳芳用26厘米长的彩线围长方形,怎样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列表整理寻找答案)
答案:
长是7厘米,宽是6厘米时,面积最大
例2
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卡片90张。如果甲给乙11张,乙给丙20张,丙给甲5张,三人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丙三人各有卡片多少张?
逆推策略
共有卡片90张,现在三人卡片正好相等,可知每人各有30张卡片。运用逆推策略,倒过来想,甲还给丙5张,丙还给乙20张,乙还给甲11张,可以求出原来甲、乙、丙三人各有卡片多少张。



现  在
30
30
30
甲将5张还给丙
25
30
35
丙将20张还给乙
25
50
15
乙将11张还给甲
36
39
15
答案 
甲36张,乙39张,丙15张
逆推策略
韩华有一些课外读物,快小学毕业了,他送了21本读物给上四年级的表弟,寒假妈妈又给他买了8本,现在韩华有51本读物,他原来有多少本?
答案:
64本
假设策略
例3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假设8只都是鸡,则腿一共有16条,比实际22条腿少6条,可求出兔有:6÷(4-2)=3(只),鸡有:8-3=5(只)。也可假设8只都是兔。
答案 
5只 
3只
某单位接待处买每千克180元和480元的茶叶共8千克,用去2040元,两种茶叶各买了多少千克?
答案:
180元的茶叶数量:6千克 
480元的茶叶数量:2千克
替换策略
例4
36名同学去公园划船,6只大船和3只小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比每只小船多坐3人,每只大船坐几人?小船呢?
本题也有两个未知数,解答本类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把其中的一个数量用另一个数量来替换,消去一个数量,求出另一个数量。本题有两个数量关系,“6只大船和3只小船正好坐满36人”,“每只大船比每只小船多坐3人”,根据这两个关系,可以把小船替换成大船,这样就可以多坐3×3=9人,一共9只大船,可以坐36+9=45人,求出每只大船坐45÷9=5人,列式解答:(36+3×3)÷(6+3)=5人;同样也可以把大船替换成小船,就少坐6×3=18人,一共9只小船,坐36-18=18人,求出每只小船坐18÷9=2人,列式解答:(36-6×3)÷(6+3)=2人。
答案 
见解析
妈妈给茗茗买了2支钢笔和6支铅笔一共用去26.4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8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多少元?
答案:
钢笔:9.6元;铅笔:1.2元
转化策略
例5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第一题可以转化为边长为1
m的正方形;第二题转化为里面一个直径为4
cm的小圆,外面一个半径为4
cm的半圆。
答案 
4
m 25.12
m
右图中正方形的面积用“1”表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
如图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谢谢!
点击进入word课后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